[实用新型]一种鼢鼠震动通讯干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5466.7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8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花立民;周建伟;楚彬;周延山;姬成鹏;花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花立民 |
主分类号: | H04K3/00 | 分类号: | H04K3/00;A01K67/02;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震动 通讯 干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鼢鼠震动通讯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位于太阳能电池板下方的固定外套;固定外套内部安装有能量采集芯片、蓄电池和震动器,固定外套外壁上还设有震动器控制电路模块。其利用高原鼢鼠种间独有的震动通讯特点,利用检波器采集高原鼢鼠繁殖期雌雄个体发出的震动通讯信号,并分析其频率、强度等信号特征。在明晰其震动通讯信号频率、强度的基础上,利用震动干扰装置发射相同频率的干扰信号,影响其交配和繁殖的成功率,进而降低其种群密度,实现高原鼢鼠危害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鼢鼠种群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鼢鼠震动通讯干扰装置。
背景技术
鼢鼠(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特有鼠种,营地下独居生活,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过度放牧等原因,青藏高原部分地区高原鼢鼠种群密度急剧增加,超出了环境容量,不仅采食牧草与家畜挣食物资源,而且打洞推土到地表,经风蚀以后逐渐形成次生裸地(黑土滩、鼠荒地),导致水土流失,造成植物无法存活,严重威胁着草地生态环境安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鼠害发生面积占草地可利用面积的50.12%,其中高原鼢鼠危害区的鼠密度在48只/公顷以上,每公顷可以推出1500-2400个直径20-150cm的土丘。因此,农业部把高原鼢鼠作为青藏高原2种主要的草原害鼠从上世纪60年代就进行防治。但是,从目前高原鼢鼠发生危害的范围、面积和程度来看,防治效果并不理想。此外,高原鼢鼠生存于青藏高原长达200万年,是青藏高原典型的土著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草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及其相应的能量流通和物质循环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工程师”。当前高原鼢鼠在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地位已是青藏高原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果采取现有的防治方法灭杀高原鼢鼠,将会对青藏高原的食物网和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保护高原鼢鼠的物种多样性和科学防控高原鼢鼠危害寻找平衡是草地啮齿动物学科的一个重大挑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花立民,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花立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5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启动植保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大豆种子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