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舱防卫型战术装备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4449.1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8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汤晓寒;王镇;张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夏航空(重庆)飞行训练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3/00 | 分类号: | A45C3/00;A45C13/02;F41H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舱 防弹板 包体 本实用新型 容纳结构 容纳空间 后半体 前半体 容纳层 防卫 矩形体结构 收纳 边缘设置 防卫器械 连接结构 提手 紧凑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舱防卫型战术装备包,包括整体呈矩形体结构的包体和设置在包体上的提手,所述包体包括前半体和后半体,前半体和后半体边缘设置有连接结构并使其连接后在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在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用于收纳客舱防卫器械的容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结构还包括防弹板容纳层,且在防弹板容纳层内设置有防弹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更加紧凑,方便使用,使用时更加安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客舱防卫型战术装备包。
背景技术
现目前,国内航空公司有30余个,每一个航空公司的航空安全员都配备有一个装备器械包,用于存管各类所需器械。但是现有的装备器械包仅仅是应用于对各种所需器械的分类存管,方便各种器械在使用时的拿取,装备器械包仅仅是作为一个载体,这就使得其功能较为单一,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空间的浪费。
然而在航空中,客舱发生紧急情况时,航空安全员会需要具备防卫型器械,如防护盾牌等防护器械,但是在现有的装备器械包中并没有配备防护盾牌;这就导致了现有的装备器械包功能还较为单一,功能还不够完善。现目前航空中是额外的给航空安全员配置防护盾牌,这就导致了原有的装备器械包无法对防护盾牌进行管存。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方便使用,使用时更加安全的客舱防卫型战术装备包,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方便使用,使用时更加安全的客舱防卫型战术装备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客舱防卫型战术装备包,包括整体呈矩形体结构的包体和设置在包体上的提手,所述包体包括前半体和后半体,前半体和后半体边缘设置有连接结构并使其连接后在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在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用于收纳客舱防卫器械的容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结构还包括防弹板容纳层,且在防弹板容纳层内设置有防弹板。
本技术方案中,上述结构的客舱防卫型战术装备包具备防护盾牌的功能,在需要进行防御时,可以直接把上述结构的装备包作为防护盾牌使用;从而使得航空安全员不需要额外的配备防护盾牌,而是把防弹板集成于装备包中,使得装备包结构更加紧凑,利用率更高。同时还方便航空安全员方便对装备包进行使用。
作为优化,在后半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与后半体之间贯穿设置有能够供手肘穿过的开口,且开口贯穿方向沿包体高度方向设置且开口的一端正对提手设置。
这样,上述的客舱防卫型战术装备包在使用时,将手臂沿耐磨层与后半体之间的开口伸入,手掌握住提手,包体的后半体外表面与手臂相贴,使得防弹板能够对外来冲击进行防御,以达到防护盾牌的防御效果。在将上述结构的装备包作为防护盾牌的过程中,直接对上述结构的装备包进行使用,无需额外的步骤,具有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并且手臂是从开口穿过在握住提手,这就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是受到外来冲击,也不易脱手。即具有使用更加安全,防御效果更好的优点。并且在使用时,外来冲击力依次作用于前半体、防弹板和后半体,最后在传递到使用者手臂,在这个传递过程中,前半体、防弹板和后半体都具有缓冲作用,能很好地泄力,减少冲击对使用者的伤害,使得使用时更加的安全。
作为优化,所述防弹板容纳层包括可拆卸连接在前半体内表面侧边上的内衬套,所述防弹板插接于所述内衬套内部。
这样,能够方便将防弹板容纳层从前半体拆下以及方便将防弹板从防弹板容纳层拆下;能够方便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安装防弹板容纳层和防弹板,以使其能够具有防护盾牌的功能。
作为优化,前半体的底边和后半体的底边通过柔性布料连接在一起;前半体的上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与后半体的上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均对应的通过拉链连接在一起;所述内衬套连接于前半体内表面顶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夏航空(重庆)飞行训练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华夏航空(重庆)飞行训练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4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