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分子筛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1648.7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0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汉衡;朱鲁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百悦康臭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2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筛颗粒 氮气排气口 电磁分配阀 氧气出气口 密封端盖 调压阀 分子筛 空气进气口 内部连通 模块化 本实用新型 立方体结构 流动通道 流通空气 内部填充 容器装置 碳分子筛 电磁阀 碳分子 源引线 产气 底端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分子筛,包括分子筛颗粒容器、密封端盖、调压阀、电磁分配阀、空气进气口、氧气出气口、氮气排气口以及电磁阀出源引线,所述分子筛颗粒容器为立方体结构,内部填充有碳分子筛颗粒,并且成型有流通空气的流动通道,分子筛颗粒容器的顶端和底端都设置密封端盖,其中顶部的密封端盖上还设置有调压阀与电磁分配阀,调压阀上连接有空气进气口并且与分子筛颗粒容器的内部连通,在电磁分配阀上同时连接有氧气出气口与氮气排气口,氧气出气口与氮气排气口也与分子筛颗粒容器的内部连通。通过采用矩形的容器装置,提高与其他组合的容器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组合化设计,提高碳分子的利用率,提高产气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氧装置,具体是一种模块化分子筛。
背景技术
对于小型制氧机,人们设计生产了各种分子筛,如两个小圆筒分子筛组成对称式的分子筛结构,由一只电磁阀进行进排气转换;如用多个小圆筒分子筛围成桶装结构,通过转动进排气分配转盘进行工作,虽然能制取氧气,但在结构上存在许多问题。用两个小圆筒组成的对称结构来看,安排在中间的电磁阀浪费了不少空间;桶状结构的进排气分配盘看起来似乎很有技术含量,但转盘上的进排气接口与小圆筒分子筛进排气口对接时由于属动态旋转对接,密封要求很难实现,效率低。另外,如果需要制取更多的氧气把这些分子筛进行叠加组合时,发现结构上矛盾难以合理组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模块化分子筛。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分子筛颗粒容器、密封端盖、调压阀、电磁分配阀、空气进气口、氧气出气口、氮气排气口以及电磁阀出源引线,所述分子筛颗粒容器为立方体结构,内部填充有碳分子筛颗粒,并且成型有流通空气的流动通道,分子筛颗粒容器的顶端和底端都设置密封端盖,其中顶部的密封端盖上还设置有调压阀与电磁分配阀,调压阀上连接有空气进气口并且与分子筛颗粒容器的内部连通,在电磁分配阀上同时连接有氧气出气口与氮气排气口,氧气出气口与氮气排气口也与分子筛颗粒容器的内部连通。通过采用矩形的容器装置,提高与其他组合的容器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组合化设计,提高碳分子的利用率,提高产气的效率。
所述分子筛颗粒容器的侧边设置有侧安装孔,密封端盖上还设置有端部安装孔。通过侧安装孔能安装与其组合的结构,提高组合结构的空间利用率,而端部安装孔可以安装比如通用管道等装置。
所述分子筛颗粒容器的侧面通过侧安装孔连接有第二颗粒容器。第二颗粒容器是与分子筛颗粒容器组合的相同结构的装置,通过安装第二颗粒容器及更多的颗粒容器,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第二颗粒容器与分子筛颗粒容器平行连接,第二颗粒容器的氧气出气口、氮气出气口与分子筛颗粒容器的氧气出气口、氮气出气口分别根据不同品种气体的通路分类接通到不同的储气装置。不同的单体分子筛颗粒容器所产生的气体,相同的气体通过同一条通路合流并进行储存。
所述侧安装孔包括有成型在分子筛颗粒容器边缘的凸耳,凸耳的中心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颗粒容器上也设置有对应的凸耳。凸耳上的连接孔对应连接后,形成组合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为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既要解决小型分子筛功能的独立性,又要考虑多组组合的统配性,实现可单独应用和方便合理组合的组合特性。选用高效率新型分子筛颗粒,同时容器改圆形截面为长方形截面,充分利用空间,用截面垂直方向的空间作为分子筛制氧量的规格尺寸,容器一端全密封,另一端设端盖,并安装压力调整阀和控制进排气的电磁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子筛颗粒容器,2、密封端盖,3、调压阀,4、电磁分配阀,5、空气进气口,6、氧气出气口,7、氮气排气口,8、电磁阀出源引线,9、侧安装孔,10、端部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百悦康臭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百悦康臭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1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新型二氧化氯发生器
- 下一篇:制氧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