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风卸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0026.2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6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段瑞福;段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宁宇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郝伟 |
地址: | 0503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料筒 锁风卸料装置 下端口 本实用新型 上端口 卸灰 指向 粉料传送装置 工作效率高 第二挡板 第一挡板 生产设备 卸料装置 报警器 侧壁 粉料 筒壁 封闭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风卸料装置,属于粉料卸料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导料筒和第二导料筒,第一导料筒的上端口与生产设备固定连接、第一导料筒的下端口贯穿第二导料筒的侧壁并指向第二导料筒的内部,第二导料筒的上端口封闭、第二导料筒的下端口指向粉料传送装置,第一导料筒的下端口处设有第一挡板,第二导料筒的下端口处设有第二挡板,在第一导料筒与第二导料筒的筒壁上均设有限位报警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风卸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锁风卸料装置不能实现连续卸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风卸料装置能实现连续不间断的卸灰动作,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料卸料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锁风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泥、碳酸钙等涉及微粉的生产领域内,在粉料生产设备与粉料传送设备之间通常设置锁风卸料装置,防止在出灰时粉料飞散、污染工作人员作业环境。但是现有的锁风卸料装置在卸灰过程中不能实现连续卸灰,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风卸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锁风卸料装置不能实现连续卸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锁风卸料装置,包括用于与生产设备连通的第一导料筒和设于第一导料筒下方并与第一导料筒连通的第二导料筒,第一导料筒的上端口与生产设备固定连接、第一导料筒的下端口贯穿第二导料筒的侧壁并指向第二导料筒的内部,第二导料筒的上端口封闭、第二导料筒的下端口指向用于粉料传输的粉料传送装置,第一导料筒的下端口处设有用于封闭第一导料筒下端口的第一挡板,第二导料筒的下端口处设有用于封闭第二导料筒下端口的第二挡板,在第一导料筒与第二导料筒的筒壁上均设有用于指示粉料堆积高度的限位报警器。
进一步地,第一导料筒包括第一落料筒体以及与第一落料筒体相连通的第一导料筒体,第一落料筒体的上端口与生产设备固定连接,第一落料筒体竖直设置,第一导料筒体与第一落料筒体呈钝角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导料筒包括第二导料筒体以及与第二导料筒体相连通的第二落料筒体,第二导料筒体的上端口封闭,第一导料筒体贯穿第二导料筒体的侧壁,第二落料筒体竖直设置,第二导料筒体与第二落料筒体呈钝角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落料筒体的轴线与第二落料筒体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在第一导料筒体的侧壁上固定有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限位报警器,在第二落料筒体的侧壁上至少设置两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限位报警器。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结构相同且分别插接于第一导料筒与第二导料筒的下端口处。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上分别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滑动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两组驱动机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气缸,两个气缸的缸杆分别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第一导料筒与第二导料筒的侧壁上均设有用于检修的窗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风卸料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设置相连通的第一导料筒与第二导料筒,第一导料筒与第二导料筒均用来引导粉料流向粉料传送装置,第一导料筒与第一挡板用来构成用来临时储存粉料的第一储存室,第二导料筒与第二挡板构成用来临时储存粉料的第二储存室;第一储存室接收粉料过程中,第一挡板关闭,第二储存室内的限位报警器提示达到卸灰高度时,第二挡板打开卸灰,卸灰完成后关闭并等待第一储存室内的粉料,限位报警器提示第一储存室内的粉料达到卸灰高度时,第一挡板打开,第一储存室内的粉料流向第二储存室,卸灰完成后第一挡板关闭,静置后第二挡板打开卸灰;在第一挡板打开卸灰过程中,生产设备可持续生产并向本装置输送粉料,粉料直接落入第二储存室内,在锁风的同时实现粉料的连续输送,结构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宁宇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宁宇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00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