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8748.4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8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扬;丁一;申雨坤;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扬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田雪姣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肢体固定装置 上支架 衔接 复位弹簧 活动轴承 内部设置 前端设置 固定圈 连接座 本实用新型 使用性能 装置安装 固定座 连接杆 衔接块 限位槽 上端 滑槽 下端 佩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包括上支架、上节节杆和复位弹簧,所述上支架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前方设置有固定圈,所述上节节杆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滑槽,且上节节杆位于固定圈的内部,所述上节节杆的下端连接有活动轴承,且活动轴承的下方连接有下节节杆,所述上支架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块,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复位弹簧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座。该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与现有的普通肢体固定装置相比,在增加结构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性能,使整个装置安装佩戴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装置之间具有快速衔接能力,有效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骨科固定装置都是固定高度的,无法调整,因此伤员在对骨折的身体部位进行固定时,由于位置不适,导致伤口痊愈缓慢,甚至导致恶化,此外,现有的骨科治疗中所使用的固定夹板结构单一、松紧度难以控制、透气性差和换药过程复杂的缺点,在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难以通过现有的固定夹板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固定。
而普通的固定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其装置的实用性能较低,安装操作不够方便快捷,且不便于装置之间的衔接固定,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肢体固定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肢体固定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其装置的实用性能较低,安装操作不够方便快捷,且不便于装置之间的衔接固定,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便于固定衔接的肢体固定装置,包括上支架、上节节杆和复位弹簧,所述上支架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前方设置有固定圈,所述上节节杆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滑槽,且上节节杆位于固定圈的内部,所述上节节杆的下端连接有活动轴承,且活动轴承的下方连接有下节节杆,所述上支架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下方设置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块,且控制块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后方连接有锁扣主体,所述复位弹簧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座,且复位弹簧位于锁扣主体的右侧,所述锁扣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滑轨,且锁扣主体的左侧固定有插块,所述衔接块的下方连接有下支架。
优选的,所述上节节杆贯穿于固定圈的内部,且固定圈通过连接座与上支架的外部表面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节节杆的下端通过活动轴承与下节节杆相连接,且下节节杆通过活动轴承构成旋转结构,同时下节节杆通过固定圈和连接座的配合与下支架的外部表面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支架的下端与连接块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上支架通过连接块与衔接块相连接,同时控制块镶嵌于衔接块的前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控制块的后端通过连接杆与锁扣主体相连接,且锁扣主体的右端通过复位弹簧和固定座之间的配合构成弹性结构,同时锁扣主体与滑轨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块的右端内部结构尺寸与锁扣主体的左端外部结构尺寸相吻合,且插块与下支架之间为一体式结构,并且下支架通过插块和锁扣主体之间的配合与衔接块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扬,未经李建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8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肢骨折病人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上肢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