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间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48360.4 | 申请日: | 2018-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9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明;潘洪浩;章杰;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松海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转换组件 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 集热单元 控制模块 热源 冷器 冷源 发电技术 方式辐射 工作模式 维护周期 稳定供电 制造成本 低噪音 低振动 非理想 冷空间 热辐射 舱体 废热 热端 温差 太阳能 供热 宇宙 监测 转换 | ||
1.一种空间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单元(1)、空间辐冷器(2)、热电转换组件(3)、控制模块(4);
所述的集热单元(1),用于收集太阳能或舱体废热,作为热源;
所述的空间辐冷器(2),用于将热量通过热辐射的方式辐射至宇宙黑冷空间,作为冷源;
所述热电转换组件(3),利用热源和冷源的温差实现热能到电能的转换;
所述的控制模块(4),用于监测冷、热端温度,控制热电转换组件(3)工作模式的切换;
所述集热单元(1)与热电转换组件(3)热端平面之间、所述的空间辐冷器(2)与热电转换组件(3)冷端平面之间,直接连接,或者引入肋片结构(5)将热源和冷源分别与所述的热电转换单元两侧相连,强化换热,并提供支撑与固定;
所述的集热单元(1)包括聚光型太阳能集热装置、非聚光型的太阳能集热装置、或者余热回收装置;
所述的空间辐冷器(2)包括方锥型,W型、L型或V型辐冷器;
所述热电转换组件(3)包括导热基板(11)、热电转换单元(12),所述的热电转换单元(12)包括隔热层(17)、温差发电件(18),隔热层(17)、温差发电件(18)均匀排布在两侧导热基板(11)之间;
所述的控制模块(4)包括感温元件(19)、控制单元(20),冷、热端得感温元件(19)伸入导热基板(11)中进行测温,并与控制单元(2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结构(5)通过插接的形式实现连接,所述肋片结构形式包括等截面、变截面直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单元(1)采用太阳能集热板,连接日光追踪装置,用于及时调整太阳能集热板朝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间辐冷器(2)为方锥型,包括辐冷器冷块(13),辐冷器一级辐射板(14),辐冷器二级辐射板(15)、地球屏(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20),依据感温元件(19)所收集温度信号,通过改变阵列中温差发电件(18)的接入数量在不同工作模式间进行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83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接触式介电弹性体发电机结构
- 下一篇:烟道-外墙温差能量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