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窥式挖耳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7023.3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5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任心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心甜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勺柄 传像光纤束 照明光纤束 内窥 内窥镜系统 挖耳勺本体 影像 内窥式挖耳勺 本实用新型 微型内窥镜 采集窗口 空心结构 前端设置 镜头 配套的 挖耳勺 内孔 前部 勺体 耳朵 穿过 图像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式挖耳勺,包括挖耳勺本体,所述挖耳勺本体主要由勺柄和设置在勺柄前端的勺体构成,还包括用于获得耳内影像的内窥镜系统,所述勺柄为空心结构,前部设有一个或多个内窥窗口,所述内窥镜系统设有照明光纤束和传像光纤束,所述照明光纤束和传像光纤束穿过所述勺柄的内孔,所述照明光纤束的前端设置于相应的内窥窗口,出光方向向外,用于窗口外区域的照明,所述传像光纤束的前端设有配套的镜头,所述镜头设置于相应的内窥窗口,用于采集窗口外的影像。这种挖耳勺运用微型内窥镜技术,能够看到耳朵内的图像,使用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挖耳勺,特别涉及一种在相关图像处理和显示设备辅助下能够观察到耳道内图像的挖耳勺,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也可以用做相应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挖耳勺,又叫耳挖勺,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件,是专门用来清理耳朵的小工具,挖耳勺一般具有一个细长的勺柄,勺柄的前端制出一个小勺体。使用者采用现有技术下的挖耳勺,通常自己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的耳道内情况,因此在使用挖耳勺清理耳朵时容易造成损伤,即使借助他人帮忙清理也容易因光线不足,看不清楚而清理不干净。
而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内窥镜为代表的内窥式实时图像采集技术快速发展,相关光纤束、光学透镜和集成电路芯片技术的进步也为内窥镜系统的小型化、微型化提供了基础,照明光纤束将通过聚光耦合器的光束传导到内窥镜的内端进行体内照明,以微型化光学透镜(或称镜头)将采集的图像信息经传像光纤束传送出来,经图像耦合部件及CCD等各种适宜形式的信号采集和转换电路形成原始图像电信号,并接入相应的数据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形成的图像显示数据,进行显示屏显示,和/或进行数据储存、远程输出等,其中微型化的光学透镜直径以及延伸至人体内的内窥镜导管的直径均可以小于1mm,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将内窥镜技术应用于挖耳勺提供了所需的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式挖耳勺,这种挖耳勺运用微型内窥镜技术,与相关数据处理和显示设备配套,能够使使用者看到耳道内的图像,因此使用更安全,也可以使耳道清理得更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窥式挖耳勺,包括挖耳勺本体,所述挖耳勺本体包括勺柄和设置在勺柄前端的勺体构成,还包括用于获得耳内影像的内窥镜系统,所述勺柄采用空心结构(主体部分呈管状的结构),设有沿轴线方向的内孔,所述勺柄的前部设有一个或多个内窥窗口,所述内窥窗口与所述勺柄的内孔连通,所述内窥镜系统设有照明光纤束和传像光纤束,所述照明光纤束和传像光纤束穿过所述勺柄的内孔,所述照明光纤束的前端设置于相应的内窥窗口,用于窗口外区域的照明,所述传像光纤束的前端设有配套的镜头,所述镜头设置于相应的内窥窗口,用于采集窗口外的影像,通过合理设置照明光纤束和镜头的位置和朝向,可以使照明光纤束的出光能够有效地照亮镜头的影像采集区域,通过镜头获得耳内相关区域的原始影像光,并送入传像光纤束传导至内窥镜系统相应的光耦合部件,经过内窥镜系统相应的光电耦合/转换和数据处理,相应影像数据输出,并通过相关数据处理和显示设备进行显示,因此,使用者能够“直接”看到耳内状况,以进行精准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心甜,未经任心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7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戴式呼吸防护焊帽
- 下一篇:一种耳科上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