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机架及行走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6851.5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3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毛智琳;柳中泉;彭铭广;刘文兵;周士林;朱森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8 | 分类号: | B62D21/18;B62D55/14;B62D55/30;B62D5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后支撑 前支撑 主支撑梁 拖拉机机架 行走轮系统 向上拱起 斜向延伸 侧支撑 纵梁 左端 拖拉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安装固定 相对设置 直线延伸 后斜梁 前斜梁 张紧轮 向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拉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拖拉机机架及行走轮系统,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前支撑横梁和后支撑横梁,所述前支撑横梁的左端与所述后支撑横梁的左端之间以及所述前支撑横梁的右端与所述后支撑横梁的右端之间均固定有侧支撑纵梁,所述前支撑横梁的中间部位向上拱起,所述后支撑横梁的中间部位向上拱起,所述侧支撑纵梁包括前后直线延伸的主支撑梁、所述主支撑梁的前端固定有的向前下方斜向延伸并用于安装张紧轮的前斜梁和所述主支撑梁的后端固定有的向后下方斜向延伸并用于安装固定轮的后斜梁,结构更加稳定、操作者使用更舒适、操作更快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拉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拖拉机机架及行走轮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履带拖拉机已经广为使用,但事实上,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在机架方面:前后横梁直档相接,振动大,机架易开裂,操作易疲劳;支撑梁直接开孔联接支重轮,承重力减小,支撑梁强度不足,可靠性差;结构复杂、成本高,究其原因,拖拉机的动力工作、拖拉机转移、工作部件作业等运动时,都会产生强力振动,振动引起机架疲劳裂纹,强度下降,机架失效;直联式机架振动,引起整机振动,操作人员易疲劳,甚至引起操作者病变,而为增加强度,加入很多加强筋,结构复杂,成本增加,有例如在行走轮系统方面:行进中遇凹凸不平路面时,整机重心也随路面高低,上下起伏,机器颠坡振动严重,易损坏机器,操作易疲劳;机器越障时,整机都会被顶起,履带着附面积小,牵引力下降,机器越障困难;转弯时会间隙性跳动;容易掉履带,究其原因,现有技术支重轮固定式或有其中一组是浮动,作业时机器重心上下起伏大,遇障机器会强行通过,造成很大冲击和振动;遇到比较大的障碍物会顶起整机,悬空机器,履带接地面积减小,牵引力下降;深泥脚急转弯,导向铁越过履带齿,引起履带脱轨掉出。
如公开号为103332228B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水田履带拖拉机,拖拉机中的三角履带行走机构,涉及农业机械领域。三角履带行走机构,包括驱动轮、行走轮、导向轮、梯形支架和履带,所述驱动轮和行走轮分别设于梯形支架的上方和下方,导向轮设于梯形支架下方两端,所述履带围绕着驱动轮、导向轮和行走轮形成三角形状的履带传动,该专利涉及的拖拉机就存在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稳定、操作者使用更舒适、操作更快乐的拖拉机机架及行走轮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拖拉机机架,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前支撑横梁和后支撑横梁,所述前支撑横梁的左端与所述后支撑横梁的左端之间以及所述前支撑横梁的右端与所述后支撑横梁的右端之间均固定有侧支撑纵梁,所述前支撑横梁的中间部位向上拱起,所述后支撑横梁的中间部位向上拱起,所述侧支撑纵梁包括前后直线延伸的主支撑梁、所述主支撑梁的前端固定有的向前下方斜向延伸并用于安装张紧轮的前斜梁和所述主支撑梁的后端固定有的向后下方斜向延伸并用于安装固定轮的后斜梁。
作为对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主支撑梁、前支撑横梁和后支撑横梁均为中空梁。
作为对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主支撑梁的前端固定有前固定连接块,所述前固定连接块的前侧固定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的前侧固定有所述前斜梁,所述前面板的下侧一体连接有向前下方斜向延伸的供所述前斜梁下侧承载的前底板。
作为对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前斜梁包括左右两个间隔设置并向前下方斜向延伸的前支撑板,所述前斜梁的两个所述前支撑板上部靠后侧的部分之间一体连接有前过渡连接板,所述前支撑板的后侧与所述前面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板的下侧与所述前底板的上侧固定连接住,所述前支撑板的前侧开设有供所述张紧轮的轮轴架设且向前开口的前轮轴安装槽,所述前斜梁的两个所述前支撑板之间形成供所述张紧轮转动经过的转动区间,所述前底板开设有供所述张紧轮转动经过并向前开口的开口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6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