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引擎盖隔热垫、汽车引擎盖总成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45446.1 | 申请日: | 2018-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1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彭洁;高原;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62D2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凸起部 汽车引擎盖 隔热垫本体 隔热垫 本实用新型 第一表面 汽车技术领域 发动机噪声 厚度分布 舒适度 车内 吸收 噪声 汽车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引擎盖隔热垫、汽车引擎盖总成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汽车引擎盖包括:隔热垫本体,包括:多个第一凸起部和多个第二凸起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凸起部均匀分布于隔热垫本体的第一表面上;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引擎盖隔热垫,通过均匀分布于隔热垫本体的第一表面的多个第一凸起部和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凸起部之间的至少两个第二凸起部,使得隔热垫本体的整体厚度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吸收发动机的噪声,提高发动机噪声的吸收效果,且提高车内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引擎盖隔热垫、汽车引擎盖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引擎盖覆盖在发动机及各类管线之上,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隔绝发动机的热量传递至引擎盖,以及降低发动机的噪声,从而提高车内舒适度,通常在引擎盖的内表面上设置隔热垫。
现有的汽车引擎盖隔热垫通常由吸声材料热压成型,固定于汽车引擎盖钣金总成上。为了提高汽车引擎盖总体刚度,现有一些汽车引擎盖钣金总成的内板为X型结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为保证美观及发动机的空间需求,引擎盖隔热垫中间部分通常设计的较薄,但这样不利于发动机噪声的吸收,如图3黑色虚线框区域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引擎盖隔热垫、汽车引擎盖总成及汽车,从而可以解决现有引擎盖隔热垫对发动机噪声的吸收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引擎盖隔热垫,包括:
隔热垫本体,包括:多个第一凸起部和多个第二凸起部;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凸起部均匀分布于隔热垫本体的第一表面上;
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
其中,所述隔热垫本体呈矩形状;
所述多个第一凸起部,沿所述隔热垫本体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表面。
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隔热垫本体的宽度方向分布于所述第一表面。
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二凸起部之间间隔第一预设距离。
其中,所述隔热垫本体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连接件和多个第二固定连接件;
所述多个第一固定连接件位于所述隔热垫本体的边缘;
所述多个第二固定连接件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一种汽车引擎盖总成,包括:
引擎盖外板;
覆盖于所述引擎盖外板的第一表面的引擎盖内板,所述引擎盖内板与所述引擎盖外板连接;以及
如上述所述的汽车引擎盖隔热垫;
其中,所述隔热垫本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引擎盖内板的第一表面贴合,且与所述引擎盖内板连接;
所述引擎盖内板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引擎盖外板的第一表面相邻,所述引擎盖内板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引擎盖内板的第一表面为所述引擎盖内板相对的两个表面。
其中,所述引擎盖内板包括:多个第一支撑部和多个第二支撑部;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撑部均匀分布于所述引擎盖内板的中心区域,每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凹陷部;
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
所述多个第一支撑部、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以及所述引擎盖内板的边缘相组合围设成多个镂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54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