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测量晶状体调节力的验光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44130.0 | 申请日: | 2018-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7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沈兆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兆乘四海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3/103 | 分类号: | A61B3/103;A61B3/107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萍 |
| 地址: | 215002 江苏省苏州市锦帆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路 视标板 验光仪 视标 晶状体 晶状体调节 第二测量 第一测量 可测量 状态时 人眼 注视 屈光度 采集 图像 本实用新型 近视屈光度 屈光度测量 光轴移动 模块形成 人眼观察 透镜组 远视 正对 测量 清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测量晶状体调节力的验光仪,其结构简单、测量方便。包括外壳、屈光度测量模块及固视模块,固视模块形成有供人眼注视的固视光路,固视模块包括设置的视标板及固视透镜组,视标板上设有供人眼观察的视标,视标板可沿固视光路的光轴移动地设置于外壳上;外壳上设有正对固视光路的供人眼注视的窗口;验光仪具有第一测量状态和第二测量状态,在第一测量状态时,视标位于固视光路中并与窗口之间具有第一距离,以采集到对应晶状体远视屈光度的第一图像;在第二测量状态时,视标板上的视标位于固视光路中并与窗口之间具有第二距离,以采集到对应晶状体近视屈光度的清晰的第二图像;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验光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测量晶状体调节力的验光仪。
背景技术
晶状体位于眼睛的玻璃体前面,周围由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呈双凸透镜状,富有弹性。晶状体为一个双凸面透明组织,被悬韧带固定悬挂在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在晶状体中,由于其自身调节机制而具有远视和近视视力。晶状体的调节力主要体现于其睫状肌,当睫状肌放松时,晶状体趋于平坦;当睫状肌绷紧,晶状体趋于圆形。以这种方式,晶状体可以可选地聚焦在近的物体和远的物体上,从而对应具有近视力和远视力。晶状体是眼球曲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唯一具有调节能力的屈光间质,近视、远视的形成均与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测量晶状体的调节力十分必要。
如专利文献US20150173600A1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估远视眼睛的剩余调节的系统,其通过控制器接收在扫视运动过程中指示晶状体和眼球的相对运动的来自光传感器的信号,确定在调节状态下和解除调节状态下的相对小带张力,以及基于该比较来计算患者眼睛中的剩余调节力。但其仅针对远视眼镜的调节力测量且测量算法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测量晶状体调节力的验光仪,其结构简单、测量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测量晶状体调节力的验光仪,包括外壳、屈光度测量模块及固视模块,所述屈光度测量模块包括用于出射第一光束的第一光源、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光束经视网膜反射后所形成的清晰图像的第一图像采集器,所述固视模块形成有供人眼注视的固视光路,
所述固视模块包括设置的视标板及固视透镜组,所述视标板上设有供人眼观察的视标,所述视标板可沿所述固视光路的光轴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上设有正对所述固视光路的供人眼注视的窗口;
所述验光仪具有第一测量状态和第二测量状态,在所述第一测量状态时,所述视标板上的视标位于所述固视光路中并与所述窗口之间具有第一距离,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采集到对应晶状体远视屈光度的清晰的第一图像;在所述第二测量状态时,所述视标板上的视标位于所述固视光路中并与所述窗口之间具有第二距离,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采集到对应晶状体近视屈光度的清晰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视标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验光仪还具有第三测量状态,在所述第三测量状态时,所述视标板移出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测量状态时,所述视标板位于所述外壳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视标板通过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枢轴沿所述固视光路的光轴延伸,所述验光仪还具有第三测量状态,在所述第三测量状态时,所述视标板转动至所述固视光路的旁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验光仪还包括角膜曲率测量模块,所述角膜曲率用于出射第二光束的第二光源、用于采集所述第二光束经视网膜反射后所形成的清晰图像的第二图像采集器,当所述验光仪在所述第三测量状态时,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器采集到视网膜的图像以获取角膜曲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验光仪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视标板移动的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兆乘四海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兆乘四海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4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验光结果智能分析仪
- 下一篇:双轴组织分子成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