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偏振态检测技术检测塑料类异性纤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43247.7 | 申请日: | 2018-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3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尹中信;于滢潆;张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55 | 分类号: | G01N21/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李颖薇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机构 偏振相机 图像采集处理系统 偏振态检测 技术检测 检测纤维 异性纤维 背景板 起偏器 塑料类 异性纤维分检 本实用新型 偏振光照明 可见光 紫外光 纺纱原料 塑料物质 照明环境 异类 丙纶丝 纺纱厂 偏振态 全反射 成像 地膜 棉花 塑料 透明 检测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偏振态检测技术检测塑料类异性纤维装置,包括偏振相机、照明机构、起偏器、背景板、图像采集处理系统,所述图像采集处理系统与偏振相机相连接,所述照明机构经过起偏器起偏,使待检测纤维的照明环境为偏振光照明环境,所述背景板位于照明机构的一端,所述偏振相机位于照明机构的另一端,并对待检测纤维进行全反射偏振态成像。该装置能够应用在纺纱厂内异性纤维分检设备内,用于检测纺纱原料内的丙纶丝、塑料和地膜等、与棉花颜色接近的异类物质。解决了利用可见光和紫外光不能区分白色和透明类塑料物质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偏振态检测技术检测塑料类异性纤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棉纱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异性纤维分检机区分棉花纤维和其他与棉花纤维颜色相差较大的的异性纤维,而与棉花颜色相近的异性纤维难以区分(如白色丙纶丝、塑料异性纤维等),现有的异性纤维分检机通过使用彩色CCD采集可见光谱下图像,利用色彩区分不同棉花纤维和异性纤维,这种检测方式只能识别彩色物质,对透明和白色的杂质检出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精确区分棉花纤维和塑料类异性纤维的基于偏振态检测技术检测塑料类异性纤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基于偏振态检测技术检测塑料类异性纤维装置,包括偏振相机、照明机构、起偏器、背景板、图像采集处理系统,所述图像采集处理系统与偏振相机相连接,所述照明机构经过起偏器起偏,使待检测纤维的照明环境为偏振光照明环境,所述背景板位于照明机构的一端,所述偏振相机位于照明机构的另一端,并对待检测纤维进行全反射偏振态成像。
所述照明机构采用白光LED光源,所述白光LED光源由白光LED灯管提供;所述白光LED灯管前设置有起偏器,所述起偏器采用的0度起偏,用以实现线偏振光照明。
所述白光LED光源设置在待检测纤维的两侧,靠近偏振相机一侧的白光LED灯管为6-8根,呈弧形排布进行主要照明作用的照射;靠近背景板一侧采用两根白光LED灯管透射补光。
所述背景板前设置有一根白光LED灯管,用于调节背景亮度和待检测纤维的亮度对比,满足检测使用环境要求。
所述白光LED光源在待检测纤维的两侧对称排放,正面和反面同时检测,采用10-14根白光LED灯管。
所述偏振相机采用Stokes矢量偏振相机,所述Stokes矢量偏振相机机构采用三线或者四线线阵相机,在每个光电传感器前镀偏振膜,采用0度、 45度、90度三个角度检偏来拍摄物体的偏振图像。
所述Stokes矢量偏振相机设置有灰度光电传感器。
所述偏振相机采用全反射偏振相机,采用全反射棱镜,对物体进行全反射偏振态成像,所述全反射偏振相机内设置有S偏振探测传感器和P偏振探测传感器。
所述偏振相机采用全反射偏振相机,采用全反射棱镜,对物体进行全反射偏振态成像,所述全反射偏振相机采用R、G、B其中某一个颜色分解成两个偏振态的偏振相机。
所述传感器采用线阵光电传感器或面阵光电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基于全反射原理偏振态检测技术检测塑料类异性纤维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很精确区分出棉花纤维和与棉花纤维颜色相近的异性纤维,提高生产效率,弥补现有可见光波段和紫外波段下检出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全反射偏振相机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32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