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电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2910.1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3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淳;堀内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61/36 | 分类号: | H01J6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箔 电极轴 接合部 接合 形成材料 放电灯 外周面 辅助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 密封部 熔点 不接触 裂痕 包围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电灯。实施方式的放电灯所包括的金属箔包括与电极轴的外周面接合的第一接合部、和与引线的外周面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在第一接合部处,在电极轴的外周面与金属箔之间,配置有熔点比电极轴和金属箔更低的接合辅助金属材料,且具有由密封部的形成材料、电极轴和金属箔包围的空隙,在空隙内,接合辅助金属材料与形成材料不接触。本实用新型可抑制在金属箔与电极轴之间的接合部、金属箔与引线之间的接合部的密封部的形成材料产生裂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放电灯。
背景技术
例如在半导体的曝光工序、或者紫外线(ultraviolet,UV)油墨或UV涂料的干燥工序、树脂的固化工序等中,为了通过紫外线进行光化学反应,使用了长弧(long arc)型放电灯作为发出紫外线的光源。
此种放电灯包括发光管,此发光管形成有对放电空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在密封部的内部嵌入有金属箔,此金属箔分别接合于卷绕有线圈(coil)的电极轴、与从外部供应电力的引线。金属箔焊接接合于电极轴的端部的外周面和引线的端部的外周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102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49422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且,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将膏状或粉末状的接合辅助金属材料填充至金属箔的表面与电极轴的外周面所形成的两个角落部,并对接合辅助金属材料照射激光束,由此进行焊接。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会在所述两个角落部产生受到激光束照射的接合辅助金属材料的焊接痕。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因为所述焊接痕与密封部的玻璃材料接触,所以在密封部热变形时,密封部容易因焊接痕而产生裂痕。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技术:经由卷绕于电极轴的线圈,对电极轴与金属箔进行焊接。在专利文献2中,使由钼形成的金属箔、与由钨形成的线圈和电极轴熔融而形成熔融部。因此,在形成熔融部时,向金属箔、线圈和电极轴照射的激光束的输出高,金属箔容易产生大焊接痕。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因为大焊接痕与密封部的玻璃材料接触,所以在密封部热变形时,密封部容易因焊接痕而产生裂痕。因此,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金属箔中的接合部的焊接痕有可能会导致密封部的裂痕裂缝。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放电灯,此放电灯能够抑制在金属箔与电极轴之间的接合部、金属箔与引线之间的接合部的密封部产生裂痕。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实施方式的放电灯包括:发光管,包括对放电空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电极轴,支撑于所述密封部;金属箔,设置于所述密封部,且与所述电极轴电连接;以及引线,设置于所述密封部,且与所述金属箔电连接,所述金属箔包括与所述电极轴的外周面接合的第一接合部、和与所述引线的外周面接合的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中,在所述电极轴的外周面与所述金属箔之间,配置有熔点比所述电极轴和所述金属箔更低的接合辅助金属材料,且具有由所述密封部的形成材料、所述电极轴和所述金属箔包围的空隙,在所述空隙内,所述接合辅助金属材料与所述形成材料不接触。
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第一接合部包含熔融部,当将在金属箔的厚度方向上形成于电极轴的熔融部的深度设为d毫米,将相对于金属箔的厚度方向的电极轴的厚度设为t毫米时,满足0.01≤(d/t)≤0.30。
实施方式的放电灯,当将相对于与电极轴的轴方向正交且与金属箔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接合辅助金属材料的宽度设为W1毫米,将相对于与电极轴的轴方向正交且与金属箔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电极轴的宽度设为W2毫米时,第一接合部满足W1≤W2。
实施方式的放电灯,接合辅助金属材料形成为箔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2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