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罗非鱼制种用培育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2530.8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8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忠宝;杨慧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6;A01K61/85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林祖锋 |
地址: | 53002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喂 防尘盖 加料管 投喂器 下料管 水箱 转筒 底板 本实用新型 罗非鱼 制种 水产养殖设备 向下倾斜设置 箱体外壁 箱体外部 组件包括 进水口 可开启 可转动 排水口 网格板 箱体壁 带孔 铰接 连通 培育 穿过 饲料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罗非鱼制种用培育水箱,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水箱包括箱体、进水口、排水口以及用于给鱼投喂饲料的投喂组件;所述投喂组件包括防尘盖、加料管和投喂器,所述防尘盖的一端与箱体外壁铰接,防尘盖的另一端可开启,所述加料管的一端穿过箱体壁,加料管的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并与所述投喂器连接,所述防尘盖开启时,箱体外部与加料管内连通;所述投喂器包括下料管和可转动的转筒,所述转筒设于下料管的外部,所述下料管的底部由半圆形的第一底板和半圆形带孔的网格板组成,所述转筒的底部为半圆形的第二底板。本实用新型具有投喂方便,投喂量精准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的培育水箱,尤其涉及一种罗非鱼制种用培育水箱,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罗非鱼(Oreochromis)是原产于热带、亚热带暖水性鱼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重点推广养殖的国际性鱼类和贸易水产品。我国罗非鱼养殖历史不长,但发展非常迅速,二十一世纪初期,罗非鱼产量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递增,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上涨势头,我国的罗非鱼养殖、加工和出口量稳居世界第一。
当前,我国主要养殖的罗非鱼品种为吉富罗非鱼和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是生长最快的罗非鱼品种,奥尼罗非鱼生长速度慢于吉富罗非鱼,但具有较强的抗逆性。2008年以来,罗非鱼链球菌病和冰冻寒灾对罗非鱼产业冲击很大,每年都造成重大损失,在病害和寒灾面前受灾最为严重的均是吉富罗非鱼,奥尼罗非鱼因其较强的抗病耐寒能力,经受住了病害和寒灾的考验。
近几年,奥尼罗非鱼苗种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稳步上升,甚至出现奥尼罗非鱼“一苗难求”的景象。虽然奥尼罗非鱼具备抗病耐寒的优点,但是其缺点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以下4点:(2)生长速度慢,奥尼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显著慢于吉富罗非鱼,达上市规格养殖时间比吉富罗非鱼多1个月以上;(2)产苗量低,奥尼罗非鱼是种间杂交品种,杂交繁殖力远不及种内交配,其平均出苗量仅有吉富罗非鱼1/3左右,制种成本较高;(3)雄性率不稳定,奥尼杂交罗非鱼的雄性率理论上是100%,实际生产中一般能达到90%以上,也会出现仅有70%左右的雄性率,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目前,在规模化制种技术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是普通的水箱对鱼苗进行培育,喂食不方便,且不能得到精确的量化,不利于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水箱培育存在喂食不方便,量不够精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罗非鱼制种用培育水箱,通过投喂组件的设置,大大方便了研究者对鱼投喂饲料,且投喂量精准,便于记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罗非鱼制种用培育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进水口、排水口以及用于给鱼投喂饲料的投喂组件;所述投喂组件包括防尘盖、加料管和投喂器,所述防尘盖的一端与箱体外壁铰接,防尘盖的另一端可开启,所述加料管的一端穿过箱体壁,加料管的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并与所述投喂器连接,所述防尘盖开启时,箱体外部与加料管内连通;所述投喂器包括下料管和可转动的转筒,所述转筒设于下料管的外部,所述下料管的底部由半圆形的第一底板和半圆形带孔的网格板组成,所述转筒的底部为半圆形的第二底板。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投喂器至少设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管外壁设有刻度,所述转筒由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方设有提手,在将鱼苗转移至网箱,提手可方便研究者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底面的一端与箱体侧壁铰接,底面的另一端与箱体侧壁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2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生昆虫幼虫智能培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南美白对虾苗种淡化培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