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井式加热电阻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1754.7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9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红顺齿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09 | 分类号: | F27B1/09;F27B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071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体外壳 电阻炉 液压杆 炉盖 井式加热电阻炉 电阻炉炉盖 节能型 焊接固定 炉盖升降 上表面 驱动 本实用新型 上表面边缘 活动扶梯 螺栓固定 循环风机 前表面 位置处 扶梯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井式加热电阻炉,包括电阻炉机体外壳,所述电阻炉机体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阻炉炉盖,所述电阻炉炉盖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循环风机,所述电阻炉炉盖的上表面边缘位置处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炉盖升降架,所述电阻炉机体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炉盖驱动液压杆,所述炉盖驱动液压杆与电阻炉机体外壳通过液压杆基座固定连接,且炉盖驱动液压杆与炉盖升降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通过设计了安装在电阻炉机体外壳前表面的固定扶梯和活动扶梯便于观察电阻炉机体外壳内部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节能型井式加热电阻炉由于其本身较为高大,从而导致其即使在炉盖打开后也不便于查看炉内情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式电阻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井式加热电阻炉。
背景技术
井式电阻炉炉盖壳体亦用钢材焊接成形,内用耐高温硅酸铝耐火纤维针刺毯叠压成形,下部用耐热不锈钢丝网及耐热不锈钢圆钢固定。电炉结构与一般井式炉相同,由炉体、炉盖、加热元件、装料筐、吊架和温控系统等组成。炉体外壳用钢材焊接成圆桶状,承重部位和易碰撞部位用重质耐火砖砌筑,且砌筑时泥浆中掺入适量水玻璃,提高炉衬结构强度,保温层采用硅酸铝耐火纤维、石棉板、硅藻土保温砖复合结构,提高炉体保温性能,降低炉壁温升。该结构既可提高炉盖保温性能,又减轻了炉盖重量,有利于炉盖的启闭。炉盖的启闭是通过行车起吊来进行的。炉盖与炉体的密封是通过密封槽来进行的,使用时密封槽一次注满清洁干河砂即可,不必每炉添加。井式电阻炉有很多种类,用途也较为广泛,主要工作在自然气氛或保护气氛中,对较长金属工件进行热处理或烧结。井式电阻炉以圆柱形居多,因炉体较长,为了装出工件操作方便,大中型井式电阻炉通常安装在地坑中,只有部分露在地面之上。
现有的节能型井式加热电阻炉由于其本身较为高大,从而导致其即使在炉盖打开后也不便于查看炉内情况,且现有的节能型井式加热电阻炉其炉盖升降液压杆内杆部分易沾染灰尘,从而导致损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节能型井式加热电阻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井式加热电阻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节能型井式加热电阻炉由于其本身较为高大,从而导致其即使在炉盖打开后也不便于查看炉内情况,且现有的节能型井式加热电阻炉其炉盖升降液压杆内杆部分易沾染灰尘,从而导致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井式加热电阻炉,包括电阻炉机体外壳,所述电阻炉机体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阻炉炉盖,所述电阻炉炉盖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循环风机,所述电阻炉炉盖的上表面边缘位置处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炉盖升降架,所述电阻炉机体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炉盖驱动液压杆,所述炉盖驱动液压杆与电阻炉机体外壳通过液压杆基座固定连接,且炉盖驱动液压杆与炉盖升降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炉盖驱动液压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液压杆保护套,且液压杆保护套与液压杆基座和炉盖驱动液压杆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电阻炉机体外壳的前表面上端设置有固定扶梯,所述固定扶梯与电阻炉机体外壳通过固定扶梯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扶梯的下方设置有活动扶梯,所述活动扶梯与电阻炉机体外壳通过活动扶梯基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扶梯的两侧下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活动扶梯固定磁块。
优选的,所述液压杆保护套的剖面形状为圆环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扶梯的两侧两端均设置有矩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活动扶梯的一端两侧均设置有矩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活动扶梯基座的剖面形状为“U”字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了安装在电阻炉机体外壳前表面的固定扶梯和活动扶梯便于观察电阻炉机体外壳内部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节能型井式加热电阻炉由于其本身较为高大,从而导致其即使在炉盖打开后也不便于查看炉内情况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红顺齿轮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红顺齿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17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门升降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卧式保温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