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壳模内缩口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41079.8 | 申请日: | 2018-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6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巨柏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19/08 | 分类号: | B21D19/08;B21D43/1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何树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控制台 传送带 液压弹簧 电池壳 内缩口 缩口 绝缘层 模具 操作板 连接杆 下端 本实用新型 人力资源 散热风扇 缩口模具 装置实现 散热口 新颖性 镶嵌 传送 一体化 衔接 安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壳模内缩口模具,包括控制台、液压弹簧和衔接台,所述控制台的内侧中端镶嵌有散热风扇,且控制台的左右下端连接有散热口,所述控制台的底部固定有绝缘层,且绝缘层的下方连接有传送带,所述液压弹簧设置于传送带的左侧,且液压弹簧的正上方安置有冲压操作板,所述冲压操作板的上侧安装有冲压主体,且冲压主体的顶端和控制台相连接,所述冲压主体的右端安装有缩口连接杆,且缩口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有缩口模具。该电池壳模内缩口模具设置有传送带,产品能够在传送带上进行传送工作,从而能够使该装置实现冲压操作和缩口操作的一体化,提高该装置的新颖性,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缩口模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壳模内缩口模具。
背景技术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
市场上的缩口模具一般是先将产品进行冲压,然后在通过模具进行缩口,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同时也浪费人力资源,一般的缩口模具在冲压过程容易发生打滑的现象,从而时将会发生误差,严重时电池需要重新铸造,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池壳模内缩口模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壳模内缩口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缩口模具一般是先将产品进行冲压,然后在通过模具进行缩口,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同时也浪费人力资源,一般的缩口模具在冲压过程容易发生打滑的现象,从而时将会发生误差,严重时电池需要重新铸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壳模内缩口模具,包括控制台、液压弹簧和衔接台,所述控制台的内侧中端镶嵌有散热风扇,且控制台的左右下端连接有散热口,所述控制台的底部固定有绝缘层,且绝缘层的下方连接有传送带,所述液压弹簧设置于传送带的左侧,且液压弹簧的正上方安置有冲压操作板,所述冲压操作板的上侧安装有冲压主体,且冲压主体的顶端和控制台相连接,所述冲压主体的右端安装有缩口连接杆,且缩口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有缩口模具,所述衔接台设置于缩口模具的正下方,且衔接台的右侧安装有导料柱,所述导料柱的一侧设置有导料板,且导料板通过翻转轴承和导料柱相连接,所述冲压操作板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且冲压操作板的正表面镶嵌有防滑隔板,所述防滑隔板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防护栏,且防护栏通过连接卡扣和冲压操作板相连接,所述连接卡扣的外侧连接有固定螺丝,所述防护栏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隔音毡,所述缩口模具和缩口连接杆的连接处左右两端安装有加固支架。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控制台中轴线上方,且控制台的左右下端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散热口。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上表面和控制台的下表面之间相互贴合,且控制台和冲压主体为一体化设置。
优选的,所述缩口连接杆和缩口模具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缩口连接杆和缩口模具的连接处左右两端设置有呈“L”字结构的加固支架。
优选的,所述导料柱和固定底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导料柱通过翻转轴承和导料板构成可翻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栏和冲压操作板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且防护栏的左右两端镶嵌有呈“十”字结构的隔音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巨柏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巨柏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1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