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极集流组件和配置该组件的圆柱形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41015.8 | 申请日: | 2018-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7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娄豫皖;许玉林;王爱淑;顾江娜;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70 | 分类号: | H01M4/70;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程东辉 |
| 地址: | 2150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集流板 负极端子 负极 圆柱形电池 凸起 电池组 成型 电池 延长使用寿命 导电接触 功率性能 焊接性能 内阻降低 同向布置 温度过高 向内凹陷 载流能力 组件包括 均一性 凸出的 温度场 配置 适配 申请 嵌入 | ||
1.一种圆柱形电池的负极集流组件,包括负极集流板(4)和负极端子(5),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板(4)和所述负极端子(5)的厚度同向布置,所述负极集流板(4)朝向所述负极端子(5)的那一侧成型有沿着所述负极集流板厚度方向向外凸出的凸起(401),所述负极端子(5)朝向所述负极集流板(4)的那一侧成型有沿着所述负极端子厚度方向向内凹陷的、且与所述凸起(401)相适配的凹槽(501),所述凸起(401)嵌入所述凹槽(501)中从而使所述负极集流板(4)与所述负极端子(5)导电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的负极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端子(5)与圆柱形电池的电池壳为分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的负极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板(4)和所述负极端子(5)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形电池的负极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板(4)和所述负极端子(5)的焊接区处于所述凸起(401)和所述凹槽(501)的嵌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的负极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板(4)和所述负极端子(5)的外轮廓均为圆形,二者同轴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的负极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板(4)由厚度2mm以下的金属片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的负极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端子(5)设置有注液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的负极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板(4)和所述负极端子(5)的外轮廓均为圆形结构,并且二者同轴布置。
9.一种圆柱形电池,包括:
圆筒状的电池壳(1),
收容于所述电池壳内的卷绕极芯(2),
收容于所述电池壳内、且与所述卷绕极芯的正极焊接的正极集流板(3),
收容于所述电池壳内、且与所述卷绕极芯的负极焊接的负极集流板(4),
设于所述电池壳轴向底端的负极端子(5),以及
设于所述电池壳轴向顶端的正极端子(6);
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端子(5)与所述电池壳(1)为分体结构,所述负极集流板(4)和所述负极端子(5)的厚度同向布置,所述负极集流板(4)朝向所述负极端子(5)的那一侧成型有沿着所述负极集流板厚度方向向外凸出的凸起(401),所述负极端子(5)朝向所述负极集流板(4)的那一侧成型有沿着所述负极端子厚度方向向内凹陷的、且与所述凸起(401)相适配的凹槽(501),所述凸起(401)嵌入所述凹槽(501)中从而使所述负极集流板(4)与所述负极端子(5)导电接触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柱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端子(5)与所述电池壳(1)焊接固定,所述负极集流板(4)和所述负极端子(5)的焊接区处于所述凸起(401)和所述凹槽(501)的嵌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10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极耳的正极极片及包含该正极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分段间隙式极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