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滤筒防糊网和常压落料防喷灰的旋流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0810.5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7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振;胡正德;仲瑞龙;仲维明;张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精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08 | 分类号: | D01G9/08;D01G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袁威 |
地址: | 2144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常压 尘笼 落料 蜗壳 本实用新型 旋流分离器 自清洁滤筒 导流筒 集棉斗 防糊 防喷 锥筒 内循环出风口 二次污染 过滤网孔 通风阻力 蜗壳内部 自动清洁 出风口 出棉口 进风口 连接锥 圆形筒 导通 料气 体内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清洁滤筒防糊网和常压落料防喷灰的旋流分离器,壳体的上部连接蜗壳,下部连接集棉斗,壳体,蜗壳和集棉斗导通,蜗壳上设置进风口,壳体上设置出风口;导流筒设置在壳体和蜗壳内部,壳体内设置尘笼,尘笼上部为圆形筒,下部连接锥筒,尘笼上设有过滤网孔,并位于导流筒的外部,锥筒的底部为出棉口,锥筒径向和壳体之间设置内循环出风口。本实用新型通风阻力小、避免了糊网、料气比高、常压落料、减少二次污染、避免喷灰、自动清洁、简化结构、减少故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工业纤维自动收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通风阻力小、避免了糊网、料气比高、常压落料、减少二次污染、避免喷灰、自动清洁、简化结构、减少故障的自清洁滤筒防糊网和常压落料防喷灰的旋流分离器。
背景技术
旋流分离器按其直径的不同,可分为除砂器、除泥器和微型旋流器三类。1、除砂器:直径为150~300mm的旋流分离器称为除砂器,它处理钻井液的能力,在输入压力为0.2Mpa时一般不低于20~120mm3/h。处于正常状态的除砂器可清除大约95%大于74微米的钻屑和50%大于44微米的钻屑。在选择除砂器时,其许可处理量应该是钻井时最大排量的1.25倍。2、除泥器:直径为100~150mm的旋流分离器称为除泥器。在输入压力为0.25Mpa时,其处理能力不低于10~15m3/h。正常工作状态的除砂器可清除95%大于44微米的钻屑和50%大于15微米的钻屑。除泥器的许可处理量,应为钻井时最大排量的1.25~1.5倍。3、微型旋流器:直径为50mm的旋流分离器称为微型旋流器。其处理能力在输入压力为0.25Mpa时不低于5m3/h。分离粒子范围为7~25微米。主要用于非加重钻井液,以清除超细颗粒。
现有自动纤维收集设备形式主要由:纤维分离压紧器、凝棉器、无剥棉凝棉器等形式,1)纤维压紧器:采用网筒实现纤气分离、螺旋叶片将纤维压紧排除,正压运行存在喷花现象,负压运行负压太高存在落棉困难,尤其是螺杆轴转动造成搓丝、打结,损伤纤维;2)有剥棉机构的凝棉器:采用传统的转动尘笼加剥棉打手方式,纤维常堵塞尘笼与墙板之间的缝隙,阻碍尘笼运转造成堵车现象,3)无剥棉凝棉器:在集中收集系统中为节省能耗一般采用多点轮流间歇吸尘,常出现大块纤维糊网或出料口喷灰问题造成环境污染。采用本专利技术前,对设备进出风匹配调节要求高,对纤维损伤处理风量范围窄,网筒糊网现象频繁,故障率高,采用本专利技术后,实现了纤维的无损伤自动收集输送,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减少了收集过程中二次污染环境问题。无剥棉机构,自动清洁网筒消除了纤维贴网隐患,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行故障,排料风量实现设备内循环,实现常压落棉,减少了环境污染,阻力低能耗小。
需要一种通风阻力小、避免了糊网、料气比高、常压落料、减少二次污染、避免喷灰、自动清洁、简化结构、减少故障的自清洁滤筒防糊网和常压落料防喷灰的旋流分离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阻力小、避免了糊网、料气比高、常压落料、减少二次污染、避免喷灰、自动清洁、简化结构、减少故障的自清洁滤筒防糊网和常压落料防喷灰的旋流分离器。
一种自清洁滤筒防糊网和常压落料防喷灰的旋流分离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连接蜗壳,下部连接集棉斗,所述壳体,蜗壳和集棉斗导通,所述蜗壳上设置进风口,所述壳体上设置出风口;
导流筒,所述导流筒设置在壳体和蜗壳内部,所述壳体内设置尘笼,所述尘笼上部为圆形筒,下部连接锥筒,所述尘笼上设有过滤网孔,并位于导流筒的外部,所述锥筒的底部为出棉口,所述锥筒径向和壳体之间设置内循环出风口。
所述出风口处,不设置内循环出风口。
所述尘笼上设置的过滤网孔在高度方向上递减分布,靠尘笼的上方设置的过滤网孔数量多,靠尘笼的下方设置的过滤网孔数量少。
所述壳体,蜗壳和集棉斗分别为环形,所述壳体的直径大于蜗壳的直径,所述蜗壳的上部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精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精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0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松机上的开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仓混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