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省煤器管排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0432.0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6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祥;魏向前;肖桂彬;李洪刚;李红颖;杨宏宇;王浩丰;魏凯;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00 | 分类号: | F22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6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排 定位管 本实用新型 省煤器管 上集箱 下集箱 细管 新型定位装置 等间距布置 锅炉省煤器 受热面管子 错位排布 平行排布 支撑固定 制作方便 纵向设置 省煤器 支撑梁 两组 排布 右部 连通 磨损 变形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省煤器管排定位装置,所述省煤器包括上集箱、下集箱,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通过两组管道与管排连通在一起,所述管排呈S形排布并通过管排支撑梁支撑固定,所述管排内设置有三组定位管,三组所述定位管分别位于所述管排长度方向的左、中、右部,且三组所述定位管等间距布置,每组所述定位管包括多根平行排布的细管,所述细管纵向设置贯穿所述管排的整体高度,且位于错位排布的所述管排的缝隙内。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新型定位装置的使用,解决了锅炉省煤器等受热面管子变形磨损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锅炉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省煤器管排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省煤器是电厂锅炉的重要部件,是锅炉尾部烟道中将锅炉给水加热成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水的受热面,由于它吸收低温烟气的热量,降低了烟气的排烟温度,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所以称之为省煤器,通常省煤器的作用是利用尾部烟道的烟气余热进一步加热给水,起到吸收烟气余热,降低排烟热损失,并提高给水温度的效果。由于省煤器处烟温较高,现有技术常使用梳型板(卡),该定位装置只能对上三排省煤器管起到定位作用,下部管长时间运行会发生变形,会造成磨损泄漏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煤器管排定位装置,解决现有技术梳型板定位装置只能对省煤器上部管起到定位作用,下部管会发生变形导致磨损泄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省煤器管排定位装置,所述省煤器包括上集箱、下集箱,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通过两组管道与管排连通在一起,所述管排呈S形排布并通过管排支撑梁支撑固定,所述管排内设置有三组定位管,三组所述定位管分别位于所述管排长度方向的左、中、右部,且三组所述定位管等间距布置,每组所述定位管包括多根平行排布的细管,所述细管纵向设置贯穿所述管排的整体高度,且位于错位排布的所述管排的缝隙内。
再进一步的,相邻两组所述定位管之间的距离为1600-1800mm。
再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管的直径与所述管排的等受热面管排间距B和等受热面管直径为D的相关联,所述等受热面管排间距B与所述等受热面管直径为D相减的数值减去1或2即为所述定位管的直径数据。
再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定位管包括顶部的一根横置连接管和下方多根平行排布的纵管,多根所述纵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横置连接管的底面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管的材质采用耐温、耐磨的12Cr1MoV合金钢。
再进一步的,所述管排支撑梁包括下方的底座和上方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包括三组定位管,三组定位管分别位于管排长度方向的左、中、右部,且三组定位管等间距布置,每组定位管包括多根平行排布的细管,纵向设置的细管贯穿管排的整体高度,且位于错位排布的管排的缝隙内;对于管排的左中右及上下部位均实现定位,有效防止其受热发生变形。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新型定位装置的使用,解决了锅炉省煤器等受热面管子变形磨损问题。此外,该定位装置不但可以使用在省煤器上,在其他受热面上也可以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省煤器管排定位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省煤器管排定位装置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集箱;2、定位管;3、管排;4、下集箱;5、管排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0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