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7691.8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2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何莎莎;刘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血管 毛细 小鼠眼眶 静脉丛 离心管 采血装置 采血 本实用新型 一端设置 血液 盖体 通孔 器械技术领域 血液流入 医学试验 装置结构 漏出 凝血 小鼠 眼角 眼球 麻醉 流出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装置,涉及医学试验器械技术领域。该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装置包括毛细采血管及离心管;毛细采血管的一端设置在离心管内;离心管的顶部设有盖体,盖体上设有通孔;毛细采血管设置在通孔内。本实用新型的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装置,毛细采血管的一端设置在离心管内,使用时,将毛细采血管的另一端插入经麻醉的小鼠的内眼角与眼球之间,使得血液顺着毛细采血管流出,血液流入到离心管内,血液得以收集,实现了采血的目的,本装置结构简单,采血操作方便、快速,并且安全,血液不易漏出,不易发生凝血现象,解决了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试验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法操作简单、伤口小、死亡率低、可循环采血,是科研试验常用的采血方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小鼠麻醉后,取玻璃毛细管,临用前折断成合适长度的毛细管段,将其尖端插入小鼠的内眼角与眼球之间,使得血液顺着毛细管流出,然后接入准备好的EP管中以收集。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两方面缺点:
一、目前销售的玻璃毛细管,其长度大多是10cm,用于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时过长,因此,在采血过程中需要折断玻璃毛细管;折断玻璃毛细管的过程容易受伤,且耗时,还不能准确地折断到需要的长度;
二、血液收集时,血液顺着玻璃毛细管流出后再用EP管收集,采血操作过程不方便,血液容易漏出,并且费时,还容易出现凝血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装置,包括毛细采血管及离心管;
所述毛细采血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离心管内;
所述离心管的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通孔;
所述毛细采血管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中部设有紧固环;
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紧固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采血管的长度为5-8cm。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采血管的长度为6.5cm。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采血管的内径为0.5-1.0mm。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采血管的材质为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管的容积为0.4-0.6ml。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管的容积为0.5ml。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管的高度为3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装置,毛细采血管的一端设置在离心管内,使用时,将毛细采血管的另一端插入经麻醉的小鼠的内眼角与眼球之间,使得血液顺着毛细采血管流出,血液流入到离心管内,血液得以收集,实现了采血的目的,本装置结构简单,采血操作方便、快速,并且安全,血液不易漏出,不易发生凝血现象,解决了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76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