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洪水检测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37578.X | 申请日: | 2018-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2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敦全;骆建明;杨志勇;陈国平;刘东方;何勇;段小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G08B21/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辉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晶体管 输出电路板 防护壳体 负电极 正电极 本实用新型 绝缘套管 绝缘支撑 进水孔 输出端 传感器 下端 底板 警报器 引出线连接 洪水 并联电路 应用环境 源极连接 接地 电源端 防护壳 电容 上端 检测 电阻 平齐 源极 密布 悬空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洪水检测传感器,防护壳体上部固定有绝缘支撑,正电极和负电极的一端都固定在绝缘支撑内,另一端悬空于防护壳体内,且正电极和负电极上段都套有绝缘套管;在防护壳体周围密布进水孔,进水孔的下端与防护壳体的底板平齐,上端略低于绝缘套管最下端;输出电路板输出端通过引出线连接警报器;输出电路板的结构为:负电极接地,正电极连接到晶体管Q1栅极,晶体管Q1源极连接电源端VCC,晶体管Q1漏极为输出电路板的输出端;晶体管Q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和电容C1的并联电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做到需求、安装、使用的快速完成,适用于各种应用环境中的快速布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洪水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洪水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常常带来巨大的灾害损失。目前,检测洪水发生的技术较多,但大多数是成套技术,且安装布署规划工作较多,使用灵活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洪水检测传感器,在洪水易发地能灵活应用和快速布署,且本传感器模块化设计,只需要结合少量的外围部件,就可灵活地组建针对具体应用的洪水报警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洪水检测传感器,在安装柱上固定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防护壳体,防护壳体上部固定有绝缘支撑;设置有竖直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的一端都固定在绝缘支撑内,另一端悬空于防护壳体内,且正电极和负电极上段都套有绝缘套管;
在防护壳体周围密布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下端与防护壳体的底板平齐,上端略低于绝缘套管最下端;
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连接到输出电路板,输出电路板输出端通过引出线连接警报器;所述输出电路板的结构为:负电极接地,正电极连接到晶体管Q1栅极,晶体管Q1源极连接电源端VCC,晶体管Q1漏极为输出电路板的输出端;晶体管Q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和电容C1的并联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壳体采用导电材料,且其与负电极电相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防护壳体上方设置有伞形的防雨罩。
进一步的,所述引出线和支架上涂有粘性物质。
进一步的,所述粘性物质为凡士林。
进一步的,所述晶体管Q1采用场效应晶体管或双极型晶体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安装简单等特点,适用高速水流水位的检测,模块化设计使得防洪报警器设计安装变得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洪水检测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洪水检测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洪水检测传感器的简易应用图。
图中:1-防护壳体;2-正电极;3-负电极;4-绝缘套管;5-进水孔;6-防雨罩;7-底板;8-绝缘支撑;9-引出线;10-支架;11-安装柱;12-输出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75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