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提式焊缝探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7556.3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3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汤中原;杨浩;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G01N29/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冯现伟 |
地址: | 247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缝 超声波探头 拉手 浮动杆 焊缝探伤装置 弹簧压缩 滚动机构 焊缝检测 滚珠 按压 底板 恒定 本实用新型 装置结构 滑动 上端 限位板 磁铁 检测 移动 弹簧 卡套 空腔 立板 贴合 吸附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提式焊缝探伤装置,包括底板、磁性滚动机构、拉手、立板、卡套、超声波探头、浮动杆、第一弹簧,手持拉手将该装置放置焊缝上端,磁性滚动机构吸附在焊缝外侧,轻轻按压拉手,当第二弹簧压缩时,浮动杆滑动,第一弹簧压缩,从而反作用浮动杆,使得超声波探头与焊缝贴合,手持拉手移动该装置,超声波探头即可对焊缝进行检测,手持拉手移动该装置时,由于滚珠可以在支座和限位板组成的空腔内自由转动且滚珠的材质为磁铁,因此,能有效保持超声波探头位置处于恒定,始终与焊缝接触,从而保证检测的连续性及正确性。该装置结构简单,焊缝检测稳定、连续,有效保证焊缝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手提式焊缝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检验人员进行超声波探伤时,需要手持超声波探头与待测焊缝正对并接触,由于检测人员很难稳定的手持超声波探头,使得超声波探头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抖动,因此,焊缝检测的结果往往不准确。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手提式焊缝探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手提式焊缝探伤装置,来解决手持超声波探头检测时易发生抖动等导致检测误差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提式焊缝探伤装置,包括底板、磁性滚动机构、拉手、立板、卡套、超声波探头、浮动杆、第一弹簧,所述的磁性滚动机构数量为2件,沿所述底板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的拉手位于底板下端,所述的拉手与底板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立板位于底板上端中心处,所述的立板与底板焊接相连,所述的卡套位于立板上端,所述的卡套与立板焊接相连,所述超声波探头的上端伸入卡套,所述的浮动杆贯穿底板且位于超声波探头下端,所述的浮动杆可以沿底板上下滑动,所述的第一弹簧位于浮动杆杆外侧且位于底板上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磁性滚动机构还包括导杆、调节螺母、第二弹簧、支座、限位板、滚珠,所述的导杆贯穿底板,所述的导杆可以沿底板上下滑动,所述的调节螺母位于导杆上端,所述的调节螺母与导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位于导杆外侧且位于调节螺母和底板之间,所述的支座位于导杆上端,所述的支座与导杆螺纹相连,所述的限位板位于支座上端,所述的限位板与支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滚珠位于支座内侧且贯穿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滚珠的材质为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材质为黄铜。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材质为尼龙。
进一步的,所述的浮动杆还包括柱体、沿所述柱体对称布置的限位头,所述的柱体贯穿底板,所述的柱体可以沿底板上下滑动,所述的限位头与柱体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手提式焊缝探伤装置,工作时,手持拉手将该装置放置焊缝上端,磁性滚动机构吸附在焊缝外侧,轻轻按压拉手,设置在磁性滚动机构内的第二弹簧压缩,由于超声波探头上端插入卡套,超声波探头下端与浮动杆接触,因此,当第二弹簧压缩时,浮动杆滑动,第一弹簧压缩,从而反作用浮动杆,使得超声波探头与焊缝贴合,手持拉手移动该装置,超声波探头即可对焊缝进行检测,手持拉手移动该装置时,由于滚珠可以在支座和限位板组成的空腔内自由转动且滚珠的材质为磁铁,因此,能有效保持超声波探头位置处于恒定,始终与焊缝接触,从而保证检测的连续性及正确性。该装置结构简单,焊缝检测稳定、连续,有效保证焊缝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磁性滚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未经池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75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