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安全门/屏蔽门智能声光警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6056.8 | 申请日: | 201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9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盛晓鸿;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菲勒自动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2 | 分类号: | B61B1/02;G08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门 安全门 光控模块 声控模块 距离传感器 警示灯 扬声器 电连接 轨道交通安全门 声光警示系统 本实用新型 电源 轨道交通车辆 扬声器安装 电性连接 电源安装 辅助灯光 声音提示 智能提醒 智能 警示 闪烁 提示 乘客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安全门/屏蔽门智能声光警示系统,包括距离传感器、光控模块、警示灯、声控模块、扬声器和电源,距离传感器安装于右侧安全门/屏蔽门的右上方,光控模块和警示灯安装于左侧安全门/屏蔽门的右上方,光控模块与警示灯电连接,声控模块和扬声器安装于右侧安全门/屏蔽门的左下方,声控模块与扬声器电性连接,电源安装于右侧安全门/屏蔽门的右下方,电源与距离传感器、光控模块、警示灯、声控模块和扬声器均电连接,用于供电;光控模块和声控模块均与距离传感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取主动警示,真人声音提示,辅助灯光闪烁的方法,提示乘客在轨道交通车辆到来之前与安全门/屏蔽门保持一定的距离,起到智能提醒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安全门/屏蔽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轨道交通安全门/屏蔽门智能声光警示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安全门/屏蔽门主要应用于站台门边沿,将轨行区和站台隔离开来,有效的保障乘客的安全,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一是被动警示,只是在门打开或关闭的时候发出声光警示,二是声光警示过于简单。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安全门/屏蔽门智能声光警示系统,技术更加先进,更加人性化,更加主动化。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交通安全门/屏蔽门智能声光警示系统,包括距离传感器、光控模块、警示灯、声控模块、扬声器和电源,所述距离传感器安装于右侧安全门/屏蔽门的右上方,所述光控模块和警示灯安装于左侧安全门/屏蔽门的右上方,所述光控模块与警示灯电连接,所述声控模块和扬声器安装于右侧安全门/屏蔽门的左下方,所述声控模块与扬声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安装于右侧安全门/屏蔽门的右下方,所述电源与距离传感器、光控模块、警示灯、声控模块和扬声器均电连接,用于供电;所述光控模块和声控模块均与距离传感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声控模块根据距离传感器测量的距离变换不同的提示语音。
进一步地,所述光控模块根据距离传感器测量的距离发出不同的闪烁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轨道交通安全门/屏蔽门智能声光警示系统,采用微电脑控制器,根据乘客的距离远近,自动产生不同的警示动作,起到主动提醒,友好提醒的作用,有效的改进了现有技术的被动提醒,和单调提醒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安全门/屏蔽门智能声光警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距离传感器 2-扬声器 3-警示灯 4-光控模块 5-声控模块 6-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交通安全门/屏蔽门智能声光警示系统,包括距离传感器1、光控模块4、警示灯3、声控模块5、扬声器2和电源6,距离传感器1安装于右侧安全门/屏蔽门的右上方,光控模块4和警示灯3安装于左侧安全门/屏蔽门的右上方,光控模块4与警示灯3电连接,声控模块5和扬声器2安装于右侧安全门/屏蔽门的左下方,声控模块5与扬声器2电性连接,电源6安装于右侧安全门/屏蔽门的右下方,电源6与距离传感器1、光控模块4、警示灯3、声控模块5和扬声器2均电连接,用于供电;光控模块4和声控模块5均与距离传感器1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菲勒自动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菲勒自动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60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