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积式油-气-水三相流分相流量在线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31930.9 | 申请日: | 2018-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0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彭黎辉;李轶;李金库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F1/00 | 分类号: | G01F1/00;G01F11/28;G01F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标准容器 容积式 三相流 流量在线测量装置 体积流量 液相流体 流量计 累积质量流量 本实用新型 多相流测量 含水率测量 测量成本 单相气体 控制阀门 密度测量 气体测量 位传感器 在线测量 准确测量 多相流 出油 带液 集液 排液 推算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积式油‑气‑水三相流分相流量在线测量装置,属于多相流测量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由两个带液位传感器的标准容器、两个单相气体流量计、六个控制阀门以及多个管道组成;由于使用了固定容积的标准容器,因此可以准确测量出多相流中液相流体的体积流量,结合气体测量、密度测量和含水率测量,可以进一步推算出油‑气‑水三相流的分相流量,包括累积体积流量和累积质量流量。本装置中两个标准容器交替集液和排液,可以实现管路中液相流体流量的平稳测量,保证了测量的速度,为较好地实现在线测量奠定了基础。本装置利用容积式原理,进行测量时降低了混相测量的复杂性,在提高测量准确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测量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水三相流分相流量在线测量装置,属于多相流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测量技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等。多相流广泛存在于众多科学及工程领域,且应用超前于理论研究。研究多相流检测技术,一是出于实际应用的需要,二是它可以为多相流理论研究提供重要辅助手段。和单相流相比,多相流由于不同相之间存在着界面效应和相对速度,且相界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随机变化的,因此其流动特性更为复杂。长久以来,两相流参数检测作为两相流理论研究的重要辅助手段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一个挑战性的难题,被称为过程测量的终极挑战,已成为现代科技及发达工业国家的一个重要科研领域。多相流检测及监测对于相关科学研究(例如两相流传热传质研究等)和过程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为实现多相流分相流量的准确测量,传统方法是使用分离装置,将多相流各组分进行分离,然后再使用成熟的单相流量仪表对分离后的单相流体各分相流量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准确度虽然较高,但分离装置通常需要非常高的经济投入,且分离过程通常需要几个小时以便进行可靠的测量,很难做到实时在线测量。因此,针对多相流体的在线准确测量依然是世界性的难题。
以石油开采中井口油-气-水三相流为例,石油开采生产中从井口产出的原油主要成分为油-气-水,此外还可能含有泥沙,其属于多相流范畴。针对石油开采生产中的油-气-水三相流,需要测量的主要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分相含率(含气率、含水率、含油率)、分相流量等过程参数以及密度、盐度等物性参数。涉及温度和压力测量的相关技术已相对成熟,只需直接采用现有工业应用主流技术即可。但由于多相流自身的复杂性,其工程实际应用远远超前于理论研究,涉及多相流分相含率(含气率、含水率、含油率)、分相流量及盐度等参数的测量,尤其是在线测量技术仍然是世界性难题。以流量测量为例,针对单相流体的工业用流量计大多可轻松实现1%或0.5%的精度,但针对工业多相流,现有测量方法或商业化测量仪器大多精度较低或者测量方法复杂,例如由威德福国际责任有限公司发明的RedEye多相流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了密度的差异实现了气液的分离,但是该系统涉及的传感器较多,而且测量方法较为复杂。在工业界普遍认可的现状是若能实现10%的在线测量精度,则可以在工业实际中推广应用。虽然通过分离器将多相流体分离为单相流体再进行测量可以获得很高的精度,但由于实时性较差且投入成本过高,很难面向单井井口油-气-水三相流测量进行推广,大大降低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价值。
因此,在不进行相分离的条件下实现油-气-水三相流分相流量在线测量,长期以来一直是石油生产中的一个难题及重要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容积式油-气-水三相流分相流量在线测量装置,该装置可实现油-气-水三相流在混相条件下的分相流量在线测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19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品包装复合膜质量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差压式流量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