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用高效过滤网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1568.5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2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邹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方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8 | 分类号: | B01D29/58 |
代理公司: | 苏州诚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3 | 代理人: | 高娟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过渡段 锥形段 过滤网 编织 高效过滤网 过滤效果 内层 铸造 底部连接 弧形顶端 浇注充型 帽型结构 内部凹陷 双层编织 向上翻折 编织网 金属液 凹陷 承托 帽型 翘边 变形 保证 | ||
一种铸造用高效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帽型编织网,包括编织为一体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或外层包括锥形段、顶端和底边;所述顶端通过第一弧形过渡段与所述锥形段的顶部连接,并向所述锥形段内部凹陷,所述底边通过第二弧形过渡段与所述锥形段的底部连接,并向外向上翻折形成翘边;所述第一弧形过渡段和第二弧形过渡段的编织密度大于所述锥形段、顶端和底边的编织密度。通过双层编织的帽型结构设计及编织密度更高的第一弧形过渡段和第二弧形过渡段的设计增大过滤网的结构强度,从而在浇注充型过程中更好的承托金属液的重量,防止变形,保证过滤效果;通过第一弧形过渡段、第二弧形过渡段和凹陷的弧形顶端的设计,有效增大了过滤网的表面积,提高过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铸造用高效过滤网。
背景技术
铸造夹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铸件缺陷,主要由于金属液中残留的渣杂或浇注过程中形成的氧化渣进入铸件造成的。尤其是对于铝合金重力铸造,由于铝锭由多种合金成分组成,例如铝、镁,锌、铜等,在熔解的时候,铝锭和大气接触,氧气和活泼的金属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
现有解决上述氧化物造成的铸件缺陷的方法有:1、浇注前,在炉包内手工扒除表层氧化渣杂,但这种方法无法保证完全去除;2、除气打渣,可消除熔解工序产生的大部分氧化物,但是氧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除气打渣完毕后,铝液仍在不断和空气接触,产生氧化物;3、延长横浇道长度以降低铁水流速,在浇注系统中设置挡渣坝、集渣包等方法实现挡渣的目的;4、在浇注充型过程中设置过滤网。目前,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浇注充型的过程中设置过滤网,但现有的过滤网结构简单,对过滤液的承托性差,使用过程中易变形,影响过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造用高效过滤网,能够解决现有过滤网在铝液浇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铸造用高效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帽型编织网,包括编织为一体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或外层包括锥形段、顶端和底边;其中,所述顶端通过第一弧形过渡段与所述锥形段的顶部连接,并向所述锥形段内部凹陷,所述底边通过第二弧形过渡段与所述锥形段的底部连接,并向外向上翻折形成翘边;所述第一弧形过渡段和第二弧形过渡段的编织密度大于所述锥形段、顶端和底边的编织密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过渡段和第二弧形过渡段为单层编织层,其编织密度为所述锥形段、顶端和底边编织密度的1.5~2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锥形段的顶部截面直径为其底部截面直径的2/3~3/4。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端向内凹陷的深度为所述锥形段高度的1/5~1/3。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翘边的宽度为2~5c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翘边与所述锥形段之间的夹角小于90°。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层的网孔和外层的网孔相同,为圆形或四边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层的网孔目数大于所述外层的网孔目数。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层的网孔目数为6~14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为直径为1~3mm的玻璃纤维编织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方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方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1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重过滤式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涂料生产用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