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支撑体系变形监测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0940.0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1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高文志;朱毅敏;俞建强;杨凤鹤;顾春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字接头 变形监测 补偿装置 双向支撑 活络 钢支撑 双向钢 同步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检测和控制 基坑 基坑施工 基坑支撑 精准定位 施工过程 位移偏差 位移误差 依次设置 固定端 预埋件 围檩 支撑 对称 施加 保证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支撑体系变形监测补偿装置,属于基坑支撑体系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双向钢支撑在施工过程中由一端作为固定端向另外一端进行安装,难以保证超长双向钢支撑十字接头的精准定位,施加预应力易产生位移误差,难以保证深大基坑施工安全的问题。该体系包括十字接头,对称依次设置其两侧的钢支撑和活络端,活络端的另一端通过预埋件与基坑的围檩连接,十字接头处设有能够检测和控制钢支撑和十字接头位移偏差的同步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支撑体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支撑体系变形监测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双向钢支撑体系一般固定端固定于围檩处,在活络端一端处添加预应力以保证其体系受力,并且施加预应力之前钢支撑体系已全部架设完成,此方法对一般基坑的双向钢支撑体系尚可适用,但对于超长双向钢支撑一端施加预应力难以保证其整个钢支撑体所承受的扭矩,尤其是双向支撑十字接头处产生的位移偏差和扭矩较大,影响钢支撑体系的受力安全,难以保证深大基坑的安全施工,故必须研究出一种新的可两端同步施加预应力钢支撑体系和施工工艺满足其两端同步施加预应力以消除扭矩对钢支撑体系施工带来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双向钢支撑在施工过程中由一端作为固定端向另外一端进行安装,难以保证超长双向钢支撑十字正交接头的精准定位,易产生位移误差,由此产生附加扭矩,影响钢双向支撑体系受力,难以保证深大基坑施工安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支撑体系变形监测补偿装置,其中,钢支撑体系两端均由活络端组成,从而可在钢支撑两侧同步施加预应力,减少了十字接头由此而产生的位移误差,以保证超长双向钢支撑体系附加扭矩在合理受力范围内,保证深大基坑施工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向支撑体系变形监测补偿装置,包括十字接头、钢支撑以及活络端,所述十字接头两侧依次对称设置钢支撑和活络端,所述钢支撑由若干型钢支撑标准节首尾依次连接而成;所述活络端一端与所述钢支撑固定连接,所述活络端的另一端通过预埋件与基坑的围檩连接;还包括同步控制装置,所述同步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十字接头上,所述同步控制装置能够控制位于活络端处的千斤顶油马达的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同步控制处理器、激光测距仪、接收装置和无线传输装置,接收装置接收设置于十字接头上的激光测距仪测得的施加预应力过程中所述十字接头所产生的距离偏差,并将信号反馈至所述中央同步控制处理器,一旦距离偏差超过预警值,中央同步控制处理器通过无线传输装置立即关闭千斤顶油马达。
进一步地,所述十字接头或钢支撑设置于格构柱托架上或者可移动的临时托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十字接头与所述钢支撑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络端与所述钢支撑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围檩为混凝土围檩或者钢围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可两端同步施加预应力的双向钢支撑体系两端均由活络端组成,可两端同步施加预应力,避免了传统双向钢支撑体系一端施加预应力而产生十字双向接头位移误差,减少了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弯矩,确保了钢支撑的轴向受力。
(2)本实用新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先行开挖基坑中部土方,形成竖直向或水平向对撑,减少了基坑的长边效应,再由中部向两边退挖,形成水平向或竖直向对撑,最后开挖角部土方,施工斜撑,基坑随挖随撑,保证了基坑的施工安全。
(3)本实用新型在施工基坑对撑的过程中,先行定位安装十字正交接头,确保其定位准确,然后由中间向两边吊装安装钢支撑,通过可移动临时安装托架对分段钢支撑精准定位,最后通过两端的活络头通过预埋件与围檩连接,减小其因安装误差而产生的附加弯矩,保证了双向钢支撑体系的受力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0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装拆式基坑支护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深基坑钢支撑体系的活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