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由组合式防打结夹链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9476.3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7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航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118100 辽宁省丹东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线 耳塞 耳机插头 耳机 夹链 自由组合式 防打结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活动连接 耳机线末端 兼容性 舒适性 使用率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由组合式防打结夹链耳机,包括耳机插头、连接在耳机插头上的第一耳机线和第二耳机线,还包括分别设在第一耳机线和第二耳机线末端的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第一耳机线的两端分别与耳机插头和第一耳塞活动连接,且第一耳机线的两端分别与耳机插头和第一耳塞电性连接;第二耳机线的两端分别与耳机插头和第二耳塞活动连接,且第二耳机线的两端分别与耳机插头和第二耳塞电性连接;第一耳机线和第二耳机线间夹链连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自由组合式防打结夹链耳机,不仅解决了耳塞无法更换的问题,提高了使用耳机时的舒适性,以及耳机插头无法更换的问题,提高了耳机的使用率及兼容性,还解决了耳机线容易缠绕在一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由组合式防打结夹链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极高的普及率,耳机作为这类电子产品的辅助设备,也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用品。
目前市场上的耳机产品种类繁多,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为无线耳机和有线耳机。无线耳机虽然科技感十足,但是由于其摸不到的小按键、令人抓狂的组合键、准确率低的语音控制、连接不够稳定、通话不清晰等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更加偏爱有线耳机。市场上现有的有线耳机大致可以分为头戴式、耳挂式、骨传导式、耳塞式四种类型。
头戴式耳机:头戴式耳机是最早出现的耳机,其缺点是相对其它三种类型的耳机体积更大,不方便携带;耳挂式耳机:不管多轻便的挂式耳机,如果长期挂在耳廓上,都可能会对耳廓有压迫的作用,容易引发耳廓的局部压伤;骨传导耳机:在佩戴的舒适性、电磁传递方式容易出现失音漏音、骨介质的音质变化、实际体验上的不足(无法阻止环境音等等);耳塞式:相对于以上三种类型,耳塞式耳机最大的问题就是其型号大小往往是统一的,难以适应不同人的耳朵结构,长时间佩戴的不适感非常明显。但是这依旧不能阻止耳塞式耳机成为耳机市场的主流产品。
现有耳塞式耳机的最大缺点就是:耳机线的收纳问题。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市面上也出现了几种解决办法,例如鱼骨耳机。鱼骨耳机,是一种类似鱼骨形的缠绕线。在耳机插头一端卡在鱼尾巴的卡口里,然后把线由鱼尾一端一直向上缠绕到合适的长度,然后卡在鱼头的卡口里,这样线就不至于脱落。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耳机线由于长时间的紧密缠绕会出现螺旋型的形变,甚至是不可修补的损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又出现了拉链耳机。拉链耳机就是一种带拉链的耳机,包括拉链耳机线材、耳塞和耳机插头。拉链耳机的出现非常轻松的解决了普通耳机线容易互相缠绕的问题。但是,拉链耳机同样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嵌线上的不规则链齿直接摩擦皮肤会有异样感;链齿容易损坏,一旦链轨上有一枚链齿损坏,拉链耳机基本就成了普通耳机了;拉链耳机的保养步骤繁琐。
并且,现有的有线耳机结构为:耳机线、耳机插头和耳塞,耳塞固定连接在耳机线的一端,耳机线的另一端与耳机插头连接;耳塞与耳机线固定连接的方式,使得耳塞发生故障时,耳塞无法更换;耳机插头与耳机线固定连接的方式,使得耳机插头发生故障时,耳机插头无法更换,而且当耳机需要连接的设备端口不一样时,需要更换另一个不同耳机插头的耳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由组合式防打结夹链耳机,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耳机中的耳塞无法更换的问题,提高了使用耳机时的舒适性,以及耳机插头无法更换的问题,提高了耳机的使用率及兼容性,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有线耳机的耳机线容易缠绕在一起,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自由组合式防打结夹链耳机,包括耳机插头、连接在耳机插头上的第一耳机线和第二耳机线,还包括分别设在第一耳机线和第二耳机线末端的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第一耳机线的两端分别与耳机插头和第一耳塞活动连接,且第一耳机线的两端分别与耳机插头和第一耳塞电性连接;第二耳机线的两端分别与耳机插头和第二耳塞活动连接,且第二耳机线的两端分别与耳机插头和第二耳塞电性连接;第一耳机线和第二耳机线间夹链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航,未经李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9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具有木质独立音腔的蓝牙降噪耳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沟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