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瞬态应力反射波法动力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激震锤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29393.4 | 申请日: | 2018-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6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原位物探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东区卫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力棒 适配件 第二螺孔 第一螺孔 固定螺栓 尼龙 锤头 本实用新型 桩身完整性 动力检测 反射波法 内部固定 预留槽 瞬态 震锤 钢制锤头 均匀设置 一端设置 预留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瞬态应力反射波法动力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激震锤,包括钢制锤头、第一力棒、第二力棒、适配件和尼龙锤头,所述第二力棒一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孔,且第二螺孔的内部固定有固定螺栓,所诉第二力棒的内部固定有第一力棒,且第一力棒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固定螺栓连接,所述适配件远离第二力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预留槽,且适配件远离第二力棒的一侧设置有尼龙锤头,所述尼龙锤头靠近适配件的一侧固定有与第二预留槽相互配合的第二预留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螺孔、第二螺孔以及固定螺栓,使得便于将第一力棒收进第二力棒的内部,便于进行长度的调节,使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桩身完整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瞬态应力反射波法动力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激震锤。
背景技术
桩是深基础的主要形式,无论是普通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还是大型的道路、桥梁、隧道,亦或是复杂工况环境的海上钻井平台、海上风电塔的建设,均离不开桩基础来支撑上部结构,桩身质量即桩身完整性的好坏决定着工程安全,目前,国内外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瞬态应力反射波法,基本原理是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产生应力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或严重缺陷),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径或扩径)部位时,将产生上行的反射波,经桩顶传感器接收、放大、滤波等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计算桩身波速,判断桩身完整性、估算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校核实际桩长,依据波列图中的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波形、相位、振幅、频率及波的到达时间等特征,确定单桩的完整性及完整性类别。
当前,无论是国内的仪器和国外的仪器,均只配置了一个手锤,用于桩顶的激震,然而,桩基的类型、材质、桩径、桩长、缺陷大小、类型、埋深以及穿越的地层等因素千差万别,仅使用一个手锤是很难准确检测出桩身缺陷的,常常造成误判或漏判,给工程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比如钻孔灌注桩,桩径、桩长均较大,只有使用重一点的锤才能发现桩底和桩下部缺陷,而PHC管桩,由于桩身强度高,只要使用很小重量的锤即可激发桩底质点振动,从而检测出实际的桩长,再比如缺陷在桩身深部,如果锤较轻,应力波很难传播下去,不可能发现缺陷,而缺陷在桩身的浅部,如果锤过重,激发脉冲的宽度相比于缺陷过大,应力波波长过长,仍然发现不了缺陷,由此可见,锤击对瞬态应力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锤击这一难题,我们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工作,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对于指定的一个锤来讲,锤击后输入桩身中的频率范围和主频是基本一定的,这是由它的锤重、锤头材料和尺寸决定的,因此,实际检测中,应配置多个不同重量的锤,才能适用于工程中不同桩型、桩径、桩长以及各种缺陷等检测要求,因此急需一种用于瞬态应力反射波法动力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激震锤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瞬态应力反射波法动力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激震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瞬态应力反射波法动力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激震锤,包括钢制锤头、第一力棒、第二力棒、适配件和尼龙锤头,所述第二力棒一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孔,且第二螺孔的内部固定有固定螺栓,所诉第二力棒的内部固定有第一力棒,且第一力棒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固定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力棒的顶端固定有第一预留块,且第一力棒远离第二力棒的一端设置有钢制锤头,所述钢制锤头靠近第一力棒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预留块相互配合的第一预留槽,所述第二力棒远离第一力棒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且第二力棒远离第一力棒的一端设置有适配件,所述适配件靠近第二力棒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且固定槽与固定块连接,所述适配件远离第二力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预留槽,且适配件远离第二力棒的一侧设置有尼龙锤头,所述尼龙锤头靠近适配件的一侧固定有与第二预留槽相互配合的第二预留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留槽、第二预留槽以及固定槽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第一预留块、固定块以及第二预留块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原位物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原位物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9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