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侧带翼板的卧式圆筒防波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9150.0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9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季则舟;赵冬梅;别社安;侯伟;魏芸;李元音;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波堤结构 轴线方向 防波堤 卧式圆筒 挡浪墙 圆筒体 带翼 翼板 大型起重设备 本实用新型 等间距通孔 薄壁结构 刚性连接 工程造价 加固处理 首尾相连 现场安装 轴线平行 构筑物 地基土 封堵墙 抗波性 重合 反力 横卧 空腔 抛石 软基 地基 水深 对称 扩散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侧带翼板的卧式圆筒防波堤结构,该防波堤结构包括有横卧于泥面上首尾相连的多个圆筒,每个圆筒的轴线与防波堤轴线平行或重合,每个圆筒的圆筒体两侧沿轴线方向对称设有刚性连接的翼板,圆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封堵墙,顶部沿轴线方向设有挡浪墙,在挡浪墙的一侧沿轴线方向设有等间距通孔。有益效果是该防波堤为空腔薄壁结构,自重仅为相应抛石结构的1/5~1/3,尤适用于软基,且不需要对地基土进行加固处理,工程造价较低;它的抗波性最好,能减少对地基的反力,且两侧翼板可扩散底部应力,增加其稳定性;现场安装速度快,不需大型起重设备,在中等水深防波挡沙构筑物建设中具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侧带翼板的卧式圆筒防波堤结构,属于海岸工程和港口工程领域中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岸工程和港口工程中,修筑防波堤常用两大类结构,一类是抛填类结构,如抛石防波堤、袋装砂堤等;另一种是安装预制结构件类,如沉箱防波堤、半圆体防波堤、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等。在一个具体工程中需要根据使用要求、地质情况、周边环境情况、建筑材料供应情况、工程造价因素等确定具体的结构形式。
当海底地基土为软土时,上述两类防波堤结构均可采用。当采用抛填类结构时,因软土地基的抗剪能力和承载力较低,结构稳定时的横截面较大,随水深的增加材料用量和工程费用将大幅度提高,且抛填类在缺乏砂石料的地区应用受到限制,在砂石料丰富的地区也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当采用安装预制结构建造防波堤时,传统的沉箱防波堤和半圆体防波堤为维持结构稳定,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并建立抛石基床,从而导致工程费用增加,同时建立抛石基床需要大量的开山采石也存在着与抛填类结构相同的问题;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结构因建造时需要大型构件预制场地和大型配套施工设施,也使得其建造成本较高,且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结构在浅水水域的浮运问题也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限制了其在非深水水域的应用。
可以看出在软土地基且非深水水域情况下,目前还缺乏经济有效且环境友好的防波堤结构型式。结合软土地基特性,充分利用软土的粘聚力,同时考虑圆筒结构抗压能力强的特点,研发出一种新的两侧带翼板的卧式圆筒防波堤结构。由于本结构的圆筒体具有重量轻、抗压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可以沉入海床地基土中一定深度,这样便可以充分利用下卧地基土体的强度来维持结构稳定,从而避免了传统的沉箱防波堤和半圆体防波堤地基处理和基床铺设带来的工程费用增加和自然环境破坏的问题;同时由于本结构主体结构是圆筒体,附属结构也仅有翼板和挡浪墙,结构简单方便预制,避免了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结构存在的建造大型构件预制场地和大型配套施工设施的问题,同时由于圆筒体内部空腔体积较大,在浅水地区也能进行浮运,扩展了其适用水深的范围。
专利号200510013243x为已有专利文献结构,即横卧圆筒体的海上路基结构,是利用卧式圆筒体沿道路轴线横向堆积形成海上道路的路基,其主要是利用圆筒体在软土海床地基上承受竖向荷载,抗浪能力较差,不适用于外海环境,不具备防波浪、为港口和航道提供掩护条件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侧带翼板的卧式圆筒防波堤结构,适用于中等水深情况下软土海底地基上的防波堤,其具有施工简便,工程造价较低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两侧带翼板的卧式圆筒防波堤结构,其中:该防波堤结构包括有横卧于泥面上首尾相连的多个圆筒,每个圆筒的轴线与防波堤轴线平行或重合,每个圆筒包括圆筒体、翼板、封堵墙、挡浪墙及通孔,所述圆筒体两侧沿轴线方向对称设有刚性连接的翼板,圆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封堵墙,顶部沿轴线方向设有挡浪墙,在挡浪墙的一侧沿轴线方向设有等间距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9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堤防护结构
- 下一篇:斜坡滑动式可升降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