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水口的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28808.6 | 申请日: | 2018-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0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海得克模具自动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口 刀具 切割 本实用新型 工件端部 切除材料 水平投影 向前移动 圆弧过渡 张开距离 逐渐过渡 剪切 传统的 点接触 水口处 堆叠 变形 两边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切水口的刀具,所述刀具的顶部呈V型口,V型口的底部与V型口的两边之间设置第一圆弧过渡,所述V型口的顶部张开距离为所述水口的水平投影的直线长度。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切割水口的过程中,刀具的V型口的两侧的端部先与水口接触进行切割,再逐渐向V型口的内部进行切割,逐渐过渡到V型口的底部与水口的顶部接触,最后刀具继续向前移动,将水口切断。剪切的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的刀具首先与工件的端部的点接触,而是先从水口处最厚的地方开始切,直到切割到工件端部的点,避免了切除材料的堆叠和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口的冲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水口的刀具。
背景技术
生活中常见的塑胶产品,通常是采用模具进行注塑成型。在加工成型时,塑胶产品上会留下水口,所谓水口是指进行注塑成型时在塑胶产品上遗留的多余物料。为确保塑胶产品的完整性以及良好的外观,加工成型后需要将遗留的水口切割去除。
目前,去除水口的方式多采用切水口治具进行切割操作,即注塑成型后,手工拿取成型的塑胶产品将其放入简单的切水口治具内对水口进行切割去除,然后从切水口治具内拾取塑胶产品投放到下一道工序中,但常规的切水口会有水口切割不平整的问题,或者切割水口后,表面留下切割痕迹,主要原因,是工件为冷却的塑胶,内部构成冷硬,此时切刀切割圆形的水口,切刀先对水口表面进行挤压,水口处的材料向切刀运行方向堆叠,切刀的运行受到较大的阻力,且塑料在水口处的材料向四处挤压变形,在切刀离开时,一并带去切割的材料,由于变形的不规则,导致切割后的工件表面留下了切割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切水口的刀具,所述刀具的顶部呈V型口,V型口的底部与V型口的两边之间设置第一圆弧过渡,所述V型口的顶部张开距离为所述水口的水平投影的直线长度。
优选的,所述V型口的两侧的端部设置第二圆弧过渡。
优选的,所述V型口的两边设置直边。
优选的,所述V型口的两边设置第三圆弧,所述圆弧的半径与所述水口的半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刀具的侧面设置倾斜向下的斜面过渡。
优选的,所述斜面过渡的下方设置凹槽。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切割水口的过程中,刀具的V型口的两侧的端部先与水口接触进行切割,再逐渐向V型口的内部进行切割,逐渐过渡到V 型口的底部与水口的顶部接触,最后刀具继续向前移动,将水口切断。剪切的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的刀具首先与工件的端部的点接触,而是先从水口处最厚的地方开始切,直到切割到工件端部的点,避免了切除材料的堆叠和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切水口的刀具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切水口的刀具的正视图;
其中,1、刀具;11、第一圆弧过渡;12、V型边;13、第二圆弧过渡;2、成品;3、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切水口的刀具1,刀具1的顶部呈 V型口,V型口的底部与V型口的两边之间设置第一圆弧过渡11,V型口的顶部张开距离为水口的水平投影的直线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海得克模具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海得克模具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8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胶注塑件切水口机
- 下一篇:高精度裁切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