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豆种植用播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6743.1 | 申请日: | 201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9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英伟;杨柳;姜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英伟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5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轮 扇叶轮 壳体 本实用新型 后轮 播种装置 大豆种植 链条连接 球轴承 支撑架 覆土 播种 一次性完成 出料管 体积小 翻土 开沟 前轮 下端 施肥 土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豆种植用播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前端通过支撑架安装有前轮,所述机架的前端安装有翻土耕犁,所述机架的后端安装有覆土耕犁,所述机架的后端通过支撑架安装有后轮,所述后轮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连接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三链轮、扇叶轮安装在轴上,所述轴上安装有两个球轴承且位于扇叶轮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三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所述扇叶轮通过球轴承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安装在机架上,且壳体下端设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实现开沟、播种、施肥、覆土一次性完成,大大的提高效率,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在复杂较小的土地上播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农业播种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豆种植用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目前的大豆种植正逐步走向大规模、产业化,传统的人工播种需要先开沟,然后播种施肥然后在覆土,整个过程中需要一步步的完成,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现有播种机体积较大价格昂贵且只有播种和覆土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种植用播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种植用播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前端通过支撑架安装有前轮,所述机架的前端安装有翻土耕犁,所述机架的后端安装有覆土耕犁,所述机架的后端通过支撑架安装有后轮,所述后轮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连接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三链轮、扇叶轮安装在轴上,所述轴上安装有两个球轴承且位于扇叶轮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三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所述扇叶轮通过球轴承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安装在机架上,且壳体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料斗,所述料斗的下端设有用于插入插板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机架为矩形框架结构。
优选的,所述前轮和后轮安装与机架的前后中心线处。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安装于翻土耕犁的正后方。
优选的,所述覆土耕犁安装于翻土耕犁侧后方,与翻土耕犁的左右垂直距离为70~100mm。
优选的,所述扇叶轮与壳体之间的空隙为1~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开沟、播种、施肥、覆土一次性完成,大大的提高效率。用户可以现场情况自己选择大豆种子和肥料的用量确保成活面积,本实验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可以在复杂较小的土地上播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扇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扇叶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料斗与插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前轮、3翻土耕犁、4覆土耕犁、5后轮、6第一链轮、7第一链条、8扇叶轮、9第二链轮、10第三链轮、11球轴承、12轴、13第二链条、14壳体、15出料管、16料斗、17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英伟,未经周英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6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农业播种设备
- 下一篇:一种播种机种料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