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称量的水生实验生物捕捞网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3832.0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8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孔烁;王莉燕;付龙文;刘峰;李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77/00 | 分类号: | A01K7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巨智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称量 实验生物 本实用新型 捕捞 连接装置 实验数据 水生生物 捕捞网 握杆 采集 数据传输功能 重量传感器 剧烈活动 内部设置 实验误差 网兜结构 移动终端 活动力 损伤 一体化 传输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称量的水生实验生物捕捞网,包括网兜结构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握杆;其中握杆内部设置重量传感器,对捕捞物的重量进行采集。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容易,思路新奇,将捕捞功能、称量以及数据传输功能实现了一体化;捕捞到水生实验生物后,打开连接装置便可进行称量,避免了转移过程中带来的误差和对水生生物造成的损伤;尤其是对于活动力强的水生生物,避免了因其剧烈活动引起的实验误差;大量的实验数据可以实时的传输到移动终端,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快速的采集、分析与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称量的水生实验生物捕捞网。
背景技术
实验室饲养的水生生物通常需要测定其增重率,传统测定方法为用捕捞网捕捞后转移到称量秤上称量,由于传统称量方法效率低,并且在称量过程中由于捕捞网带来的水珠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转移的过程也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机械损伤。对于活动剧烈的水生生物例如鱼类,其在称量过程中活动剧烈,会造成误差;对于虾蟹类其会在称量过程中爬动,造成误差。称量获取的大量数据采集、分析起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称量的水生实验生物捕捞网,方便捕捞水生实验生物,快速获得该生物的重量数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称量的水生实验生物捕捞网,包括网兜结构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握杆;其中握杆内部设置重量传感器6,对捕捞物的重量进行采集。
所述网兜结构包括网框2和网兜1,其中网兜1与网框2嵌合。
所述网框2外围设置凹槽,用于放置连接重量传感器6的尼龙线3。
所述连接装置为一长形突起4,且设置于网框2外侧,与网框2为一体结构;该长形突起4通过连接旋钮5与握杆可分离连接,使重量传感器6在长形突起4与握杆分离时进行称重。
所述网框2为铝合金网框。
所述网兜1由尼龙线编织而成,且与网框2之间可拆卸。
在握杆的外壳7上设置LED显示屏8,用于显示重量传感器6的称重示数。
在握杆内部设置无线传输装置9,连接重量传感器6接收称重信号发送到外部接收装置。
在握杆内部设置电源13,为装置供电。
在所述握杆外壳7的末端设置防滑握柄12,用于手持。
连接旋钮5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容易,思路新奇,将捕捞功能、称量以及数据传输功能实现了一体化;捕捞到水生实验生物后,打开连接装置便可进行称量,避免了转移过程中带来的误差和对水生生物造成的损伤;尤其是对于活动力强的水生生物,避免了因其剧烈活动引起的实验误差;大量的实验数据可以实时的传输到移动终端,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快速的采集、分析与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称量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是连接装置结构图;
其中,1为网兜、2为网框、3为尼龙线、4为长形突起、5为连接旋钮、6为重量传感器、7为握杆外壳、8为LED显示屏、9为无线传输装置、10为数据采集按钮、11为移动终端、12为防滑握柄、13为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3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护具的高效捕虾网
- 下一篇: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