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菌有机废水消毒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22092.9 | 申请日: | 2018-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8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罗亦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卓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春芳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生植物 生物栅 消毒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光源模块 有机废水 紫外脉冲 出水管 连接管 入水管 纳米二氧化钛 生物净化作用 光催化作用 微粒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化学药品 臭氧发生 依次连接 有效吸收 紫外辐射 杀菌 微生物 污水处理 拦截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菌有机废水消毒处理系统,包括TiO2光触媒模块、紫外脉冲光源模块、水生植物生物栅模块、入水管、连接管和出水管;入水管、TiO2光触媒模块、连接管、水生植物生物栅模块、出水管依次连接,紫外脉冲光源模块设置在TiO2光触媒模块和水生植物生物栅模块上方。本实用新型利用强紫外辐射的杀菌与臭氧发生作用,结合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作用、水生植物生物栅的生物净化作用,可高效、彻底杀灭污水中微生物,有效吸收有机污染物和拦截微粒污染物,增强污水处理的效果,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菌有机废水消毒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水就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有机废水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比较大。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纤维素等有机物,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污染。有机废水按其性质来源可分为三大类:易于生物降解有机废水;有机物可以降解,但含有害物质的废水;含有难降解生物和有害的有机废水。
有机物浓度高。COD一般在2000mg/以上,有的甚至高达几万乃至几十万mg/L;色度高,有异味。有些废水散发出刺鼻恶臭,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有机废水中所含的有机污染物结构复杂;成分复杂,含有毒性物质废水中有机物以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居,还多含有硫化物、氮化物、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废水生化性差,且对微生物有毒性,难以用一般的生化方法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现有的含菌有机废水处理杀菌效率低及有机物含量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菌有机废水消毒处理系统,包括TiO2光触媒模块、紫外脉冲光源模块、水生植物生物栅模块、入水管、连接管和出水管;入水管、TiO2光触媒模块、连接管、水生植物生物栅模块、出水管依次连接,紫外脉冲光源模块设置在TiO2光触媒模块和水生植物生物栅模块上方。
本实用新型方案中,脉冲紫外氙灯发出的宽光谱光线中的紫外光部分直接杀灭微生物,同时还能电离空气,产生臭氧,对灭含菌有机废水进行消毒;而紫外脉冲光源模块产生的可见光被导向生物栅,还可用于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TiO2在光的照射下自身不发生变化却可以促进化学反应,具有催化功能。具体反应是:TiO2在吸收照明光源中的紫外线后,形成氧化性的自由基,把空气和水中游离的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迅速分解空气和水中的甲醛、苯、氨、VOC等有害气体,可以破坏细菌、病毒中的细胞膜,使细菌质流失、固化病毒蛋白质,在杀毒灭菌的同时,还能分解菌毒残体上释放的有害复合物。这种超强的氧化作用,还能迅速去除各种异味。水生植物生物栅模块是一种生态修复强化装置,主要由微生物载体填料和水生植物组成,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共同完成生态修复的功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可富集较大的生物量,达到快速、高效的处理效果。生物栅的存在使得微生物生存的基础环境由原来的气、液两相转变为气、液、固三相,这为微生物创造了更丰富的存在形式,形成了在纵、横两个方向相互关联的复合式生态系统。纵向上微生物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组成的复杂微型生态系统逐级分解污染物;横向上由液体到载体的方向上构成了悬浮好氧型、附着好氧型、附着兼氧型、附着厌氧型多种不同类型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系统。污水流经时,悬浮物被填料和植物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通过植物以及生物膜的吸附、同化、异化作用而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卓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卓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20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