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触媒的消音器以及大功率二冲程防喷火汽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1352.0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9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跃;童川;陈泽安;应铭;金海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马园林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3/28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蒋圳 |
地址: | 3175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媒 进气口 直排 隔板 进气腔 排气腔 消音器 壳体尾部 壳体 汽油机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功率 消音器结构 壳体内部 排气背压 排气通道 二冲程 孔结构 小幅度 排气 喷火 | ||
一种带触媒的消音器,包括壳体,壳体尾部设置进气口,壳体内部设置隔板,隔板将壳体分成进气腔和排气腔,隔板中部开设有直排孔,直排孔针对壳体尾部的进气口,隔板在直排孔上侧安装上触媒,在直排孔下侧安装下触媒;消音器形成三条排气通道,分别为:进气口—进气腔—上触媒—排气腔、进气口—进气腔—下触媒—排气腔、进气口—进气腔—直排孔—排气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双触媒的消音器结构,增加了直排孔结构,消音器内的排气背压得到降低,排气比起之前更为顺畅,故发动机功率能够得到小幅度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带触媒的消音器以及大功率二冲程防喷火汽油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大功率二冲程汽油机若要通过欧II或EPAIII排放要求,必须在消音器内加装触媒(三元催化净化装置)来对废气进行二次燃烧;即大量的CH、NOx、CO都被触媒的催化作用转化为CO2排出大气,同时排出的有害气体(CH、NOx、CO)的值便远低于欧II或EPAIII排放法规要求,可以在欧美国家销售。
现有技术的缺点如下:
1、由于排气消音器增加了触媒,排气效率变差,发动机功率有近10%的功率损失。、
2、也是因为安装了触媒,触媒会对废气进行非常彻底的二次燃烧,导致发动机温度很高,甚至超过了欧洲法规关于汽油机温升的要求限制。
3、更大的问题是,如附图3所示,由于化油器在高速回到怠速(节气门瞬间关闭)过程中,新鲜空气被节气门瞬时大量切断,进入气缸的空气即刻变得很稀薄,但化油器主量孔里的部分燃油却因为液体惯性,继续喷向化油器文丘里管内,与稀薄空气一起混合成少量过浓燃气进入气缸燃烧。当然这部分气体的燃烧极为不充分,也无法被触媒彻底二次燃烧,只能是排出到发动机外面后,利用自身已被加热的高温属性,遇到大气产生机外燃烧!所以我们在松开油门的瞬间,会看到瞬间火焰从排气口喷出,即刻就消失(后面怠速稳定后的混合气属于正常比例,不会产生火焰)。这样的机外火焰同时也无法被欧美的安规条款所接受,因而目前市面上二冲程大排量带触媒的汽油机基本存在这一技术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触媒的消音器,增加了直排孔结构,消音器内的排气背压得到降低,排气比起之前更为顺畅,故发动机功率能够得到小幅度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双触媒的消音器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尾部设置进气口,壳体内部设置隔板,隔板将壳体分成进气腔和排气腔,其特征在于:隔板中部开设有直排孔,直排孔针对壳体尾部的进气口,隔板在直排孔上侧安装上触媒,在直排孔下侧安装下触媒;消音器形成三条排气通道,分别为:进气口—进气腔—上触媒—排气腔、进气口—进气腔—下触媒—排气腔、进气口—进气腔—直排孔—排气腔。
其中,所述直排孔距离进气口的距离相比上触媒或者下触媒距离进气口的距离更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大功率二冲程防喷火汽油机,包括气缸,气缸侧壁上设置排气口,还包括上述方案中的消音器,消音器壳体尾部的进气口配合在排气口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将触媒装置设计成“双通道”结构,即两只触媒对废气并行净化,且触媒口的位置居于直排孔上下侧,没有正对气缸排气口。直排孔直径大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这个孔由于正对气缸排气口,且比起触媒,它离气缸排气口的距离更近。当有瞬间过浓废气排出气缸时,“瞬间过浓废气”会因为空气流体力学原理,直接通过小孔而排向大气,不会通过触媒进行“加温处理”。没有加温过的“瞬间过浓废气”遇到空气是不会燃烧的,喷火问题得以解决。但这样的设计势必让发动机的排放值比起改进前的状态更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实验来设计该直排小孔的直径了。目的是既要能够让发动机达到排放法规要求,又要能保证化油器节气门关闭时排气口不喷火。(即同时满足环保和安全法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马园林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马园林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1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尿素罐罩
- 下一篇:一种轻小型直升机用吸震式消音排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