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培养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1229.9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5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罗湘蓉;范元硕;徐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床微生物检验 培养皿 塑料薄膜 固定环 抱箍 环槽 本实用新型 限位环 皿盖 皿体 光洁度 把手 体内 接触连接 器皿表面 清洗方便 外侧壁 下表面 干涸 制作 | ||
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培养皿,它涉及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领域;它包含皿体、塑料薄膜、固定环、限位环、皿盖、环槽、抱箍、把手;所述的皿体内设置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通过固定环与皿体内壁固定;所述的固定环内设置有限位环,皿盖的下表面与限位环接触连接;所述的皿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环槽,环槽内设置有抱箍,抱箍上固定有把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培养皿,避免干涸后不易刷洗掉,清洗方便,不会损坏器皿表面光洁度,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培养皿。
背景技术
培养皿是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用来检验患者体内微生物标本的器具,其一般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培养皿质地脆弱、易碎,故在清洗及拿放时应小心谨慎、轻拿轻放。使用完毕的培养皿最好及时清洗干净,存放在安全、固定的位置,防止损坏、摔坏。用过的玻璃器皿往往附有大量蛋白质和油脂,干涸后不易刷洗掉,故用后应立即浸入清水中备刷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临床微生物检验培养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皿体、塑料薄膜、固定环、限位环、皿盖、环槽、抱箍、把手;所述的皿体内设置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通过固定环与皿体内壁固定;所述的固定环内设置有限位环,皿盖的下表面与限位环接触连接;所述的皿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环槽,环槽内设置有抱箍,抱箍上固定有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环由环体和筋条构成,环体的内侧边缘圆周均布有数个筋条,限位环与筋条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槽上设置有与抱箍外壁配合的圆弧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筋条由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皿盖的外周也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取下固定环,在皿体内放上塑料薄膜,再将固定环的筋条插入皿体内,由于筋条为弹性材料,筋条将塑料薄膜往皿体的内壁紧密贴合,从而达到很好的固定效果,这时即可在塑料薄膜内培养待检验的微生物;检验完成后,再次取下固定环,即可丢弃塑料薄膜,换用新的塑料薄膜再使用,无需浸泡、用力刷洗;把手方便拿取,防止损坏、摔坏。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培养皿,避免干涸后不易刷洗掉,清洗方便,不会损坏器皿表面光洁度,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皿体的外部结构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皿体1、塑料薄膜2、固定环3、限位环4、皿盖5、环槽6、抱箍7、把手8、环体9、筋条10、圆弧凹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皿体1、塑料薄膜2、固定环3、限位环4、皿盖5、环槽6、抱箍7、把手8;所述的皿体1内设置有塑料薄膜2,塑料薄膜2通过固定环3与皿体1内壁固定;所述的固定环3内设置有限位环4,皿盖5的下表面与限位环4接触连接;所述的皿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环槽6,环槽6内设置有抱箍7,抱箍7上固定有把手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未经贵州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1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藻生物实验培养皿
- 下一篇:集培养与储存于一体的培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