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子钯废液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0864.5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9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方鸿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世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C02F9/04;C22B3/24;C22B11/0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晓欣 |
地址: | 52972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钯 水储存槽 离子交换树脂 活化槽 离子交换器 回收装置 铜线 离子钯 树脂 废液 树脂再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 选择性吸附 再生 过滤器泵 有效分离 贱金属 提纯 连通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子钯废液的回收装置,包括沉铜线活化槽、与所述沉铜线活化槽连通的废钯水储存槽,所述废钯水储存槽连接有离子交换器,所述离子交换器中设置有离子交换树脂,所述废钯水储存槽还连接有用于对树脂进行再生的树脂再生装置。把废钯水通过活化槽过滤器泵到废钯水储存槽中,废钯水不断地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回流到废钯水储存槽。利用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吸附,能有效分离铜、镍等贱金属,且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控制,最后通过对树脂进行再生,实现高效提纯回收钯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离子钯废液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PCB工厂化学沉铜工序采用钯作为活化剂,分两种技术:一种是离子钯,PdSO4;一种是胶体钯,PdCl2+SnCl2胶体。钯是我国稀缺贵金属材料,目前来源依靠进口,因此钯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比较多采用加热、氧化、沉淀的方法。这些方法都用药量大而且工艺比较复杂、繁琐。也有采用湿法提纯钯工艺,提取过程一般是:酸溶→除银→净化→氨水沉淀→盐酸酸化→水合肼还原→钯,然而,其工艺虽能有效的提纯钯,但其不能有效的分离溶液中的铜、镍等贱金属离子,导致回收所得钯的纯度达不到99.9%,影响其出售价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离子钯废液的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离子钯废液的回收装置,包括沉铜线活化槽、与所述沉铜线活化槽连通的废钯水储存槽,所述废钯水储存槽连接有离子交换器,所述离子交换器中设置有离子交换树脂,所述废钯水储存槽还连接有用于对树脂进行再生的树脂再生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沉铜线活化槽与所述废钯水储存槽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进一步,所述废钯水储存槽与所述离子交换器之间设置有循环泵。
进一步,所述铜线活化槽与所述废钯水储存槽之间设置有用于把废钯水带入过滤器的水泵。
进一步,所述离子交换树脂的材料包括大孔型酸性阳离子树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废钯水通过活化槽过滤器泵到废钯水储存槽中,废钯水不断地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回流到废钯水储存槽。利用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吸附,能有效分离铜、镍等贱金属,且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控制,最后通过对树脂进行再生,实现高效提纯回收钯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离子钯废液的回收装置,包括沉铜线活化槽1、与所述沉铜线活化槽1连通的废钯水储存槽3,所述废钯水储存槽3连接有离子交换器4,所述离子交换器4中设置有离子交换树脂,所述废钯水储存槽3还连接有用于对树脂进行再生的树脂再生装置5。
使用时,把废钯水泵到废钯水储存槽3中,优选地,所述废钯水储存槽3与所述离子交换器4之间设置有循环泵,开动废钯水储存槽3的循环泵,废钯水不断地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回流到废钯水储存槽3。利用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吸附,能有效分离铜、镍等贱金属,且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控制,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后,通过将树脂进行再生,来实现对树脂重新回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沉铜线活化槽1与所述废钯水储存槽3之间设置有过滤器2。通过过滤器2对废钯水中的大型杂质进行过滤,提高下一步工序的效率。
废钯水不断地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回流到废钯水储存槽3。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不断循环来进行选择性吸附,能有效分离铜、镍等贱金属,且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世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世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08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