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压铸机上的真空压铸成型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9386.6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1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兴行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D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莫莉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真空接头 动模 抽真空通道 抽真空装置 射料嘴 定模 排气压力调节 本实用新型 进料通道 模具结构 电磁阀 真空压 铸成型 腔内 射料 压铸 连通 高精细度 真空负压 装置连接 空气抽 铸件 应用 加工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压铸机上的真空压铸成型模具结构,包括定模、动模、抽真空接头、抽真空装置、电磁阀、排气压力调节装置、射料嘴、进料通道和抽真空通道,定模与动模配合形成型腔,射料嘴设置在定模上,进料通道分别与射料嘴和型腔连通,抽真空通道设置在动模内,抽真空接头设置在动模上,抽真空通道分别与抽真空接头和型腔连通,抽真空装置与抽真空接头连接,电磁阀分别与抽真空装置和排气压力调节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射料前可以将型腔内的空气抽走,使型腔内成为真空负压,射料后的溶液可以迅速地充满型腔,无气泡存在,使产品密度提高,保证铸件的质量,满足高精细度工件的加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机的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压铸机上的真空压铸成型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铸技术将金属溶液以高速喷射的状态填充进型腔,型腔中原有的空气来不及排出,不可避免的滞留在工件内部,导致铸件存在气孔,影响铸件的质量。现有的压铸模具通常通过设置排气口的方式来减少这种问题,但是排气口不能将型腔内的空气完全排出,还是会在铸件内形成气孔,影响成形质量,无法满足高精细度工件的加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压铸机上的真空压铸成型模具结构,可以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使铸件内无气孔,满足高精细度工件的加工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压铸机上的真空压铸成型模具结构,包括定模、动模、抽真空接头、抽真空装置、电磁阀、排气压力调节装置、射料嘴、进料通道和抽真空通道,定模与动模配合形成型腔,射料嘴设置在定模上,进料通道分别与射料嘴和型腔连通,抽真空通道设置在动模内,抽真空接头设置在动模上,抽真空通道分别与抽真空接头和型腔连通,抽真空装置与抽真空接头连接,电磁阀分别与抽真空装置和排气压力调节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定模和动模的配合形成型腔,电磁阀打开,利用抽真空装置通过动模的抽真空通道对型腔进行抽真空,当型腔内处于真空状态,电磁阀关闭,抽真空装置停止抽气。通过定模的射料嘴和进料通道进行射料。当完成模具压铸后,电磁阀打开,排气压力调节装置进行排气减压,缓慢降低抽真空装置内的压力,以便进行开模。本实用新型在射料前可以将型腔内的空气抽走,使型腔内成为真空负压,射料后的溶液可以迅速地充满型腔,无气泡存在,使产品密度提高,保证铸件的质量,满足高精细度工件的加工要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器、压力调节阀和真空压力表,真空发生器与压力调节阀固定连接,真空压力表与压力调节阀固定连接。真空发生器可以将型腔内的空气抽走,使型腔内形成真空负压。压力调节阀可以设置压力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使型腔内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防止型腔因压力过大而损坏。同时防止因压力过小,抽真空不彻底,型腔内存在空气,而使铸件中出现气孔。真空压力表可以显示型腔内的真空压力,操作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加工过程中型腔内的压力情况,以保证压铸工序顺利进行。当真空压力表的数值高于设置的压力上限或者低于压力下限时,操作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检修,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真空发生器设置有抽真空管,压缩空气进口和排气管,抽真空管与抽真空接头连接,抽真空管通过抽真空通道伸入型腔中,排气管与压力调节阀连接。抽真空管与抽真空接头连接可以使抽真空管固定在抽真空通道内,防止在抽真空过程中抽真空管发生移动。抽真空管伸入型腔内,可以将型腔内的空气迅速抽出,使型腔形成真空。压缩空气进口与压缩空气发生器相连接,压缩空气进口向真空发生器内高速喷射压缩空气,形成射流,在卷吸作用下,使得周围的空气不断地被抽吸走,使抽真空管内的压力下降,进而形成真空。被抽吸的空气通过排气管排出真空发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兴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兴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9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针快拆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压铸岛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