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管束式除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16438.4 | 申请日: | 2018-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0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修全;王士华;魏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清环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束 增速器 旋流装置 分离器 筒体 除尘器 管束式 旋流器 底端 本实用新型 导流筒 竖直 连通 并排设置 除尘效果 方向设置 烟气出口 烟气入口 脱硫塔 水雾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管束式除尘器。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除尘效果好、水雾分离充分的管束式除尘器。本实用新型包括管束筒体、导流筒和多个旋流装置,管束筒体在脱硫塔内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旋流装置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在管束筒体内,相邻两个旋流装置之间通过导流筒连接,管束筒体的底端开设有烟气入口,管束筒体的顶端开设有烟气出口。旋流装置包括分离器、增速器和旋流器,增速器设置在分离器下方,旋流器设置在增速器下方,分离器的底端与增速器的顶端连通,旋流器的顶端与增速器的底端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管束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脱硫塔脱硫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烟气进入吸收塔后不经过除雾装置对烟气中的雾气进行净化,而是直接与喷淋塔上部喷淋的浆液进行反应,由于雾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岩尘、煤尘、水泥尘和其它混合尘等微尘颗粒,会降低烟气净化效果差,过多的微尘颗粒的积累影响设备正常工作,无法充分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大大降低烟气的净化效果。而相关技术中会在吸收塔中安装平板除雾装置或屋脊式除雾装置,但是烟气通过此类装置时会出现乱流的情况,无法对烟气中的雾气和微尘颗粒进行充分分离和净化。
针对相关技术中脱硫塔内的除尘效果差、水雾无法充分分离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除尘效果好、水雾分离充分的高效管束式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高效管束式除尘器,其中,包括管束筒体、导流筒和多个旋流装置,所述管束筒体在脱硫塔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多个旋流装置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管束筒体内,相邻两个旋流装置之间通过所述导流筒连接,所述管束筒体的底端开设有烟气入口,所述管束筒体的顶端开设有烟气出口,
所述旋流装置包括分离器、增速器和旋流器,所述增速器设置在所述分离器下方,所述旋流器设置在所述增速器下方,所述分离器的底端与所述增速器的顶端连通,所述旋流器的顶端与所述增速器的底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高效管束式除尘器,其中所述旋流装置还包括下沿组件,所述下沿组件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喇叭形筒状结构,所述下沿组件的顶端开口直径大于底端开口直径,所述下沿组件设置在所述旋流器下方,所述下沿组件的顶端与所述旋流器的底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高效管束式除尘器,其中所述分离器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喇叭形筒状结构,所述分离器的顶端开口直径大于底端开口直径。
本实用新型高效管束式除尘器,其中所述增速器都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喇叭形筒状结构,所述增速器的底端开口直径大于顶端开口直径。
本实用新型高效管束式除尘器,其中所述旋流器包括中轴和多个螺旋叶片,所述中轴套设在所述导流筒外部,所述中轴的外侧设置有多个螺旋叶片。
本实用新型高效管束式除尘器,其中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导流筒之间的夹角为20°至 25°。
本实用新型高效管束式除尘器,其中所述导流筒包括上层导流筒和下层导流筒,所述上层导流筒的底部套设在所述下层导流筒的顶部内。
本实用新型高效管束式除尘器,其中所述上层导流筒的顶端设置有喷淋装置。
本实用新型高效管束式除尘器,其中所述管束筒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管束筒体的内壁光滑。
本实用新型高效管束式除尘器,其中所述导流筒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中空圆柱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清环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清环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64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除尘设备的压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