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交换混风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6289.1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6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城县冠智信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4 | 分类号: | F24F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3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交换 风仓 本实用新型 进风管 设备稳定性 调节设备 螺旋叶片 室内空气 室外空气 出风管 交换仓 自然风 风机 漏风 风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混风调节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交换混风仓。所述一种气体交换混风仓,包括:风流交换仓,室内空气进风管,室外空气进风管,混风出风管,螺旋叶片,风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混风设备稳定性差,容易出现漏风,对自然风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混风调节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交换混风仓。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需要使用大量的中央空调,而中央空调又由多个零附件组合而成。其中中央空调中新风装置中的混风室在换气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将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进行混合,达到排出密闭室内的空气,改变空气温度的作用。
在现有混风技术中,存在很大不足,其一:出风量小;其二:对自然风的利用效率不高,主要还是依靠空气压缩机制冷,能耗较高,且目前的混风设备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不利于制造和维护。
而中国公开号CN103712322B,名称为“一种多管进风混风仓”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利用多组室内空气进风管和多组室外空气进风管来使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充分交互,达到提高交换效率和提高风量的目的。
该装置虽然提高了对自然风的的利用效率且增大了出风量,但是:
该装置在外壳上设多组室内进风管和多组室外进风管,这样对混风仓材质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交换混风仓来解决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混风设备稳定性差,容易出现漏风,对自然风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交换混风仓,包括:风流交换仓,室内空气进风管,室外空气进风管,混风出风管,螺旋叶片,风机;
所述风流交换仓为内部中空的柱形体;
所述风流交换仓的管壁上开有多个贯穿风流交换仓壁面的孔;
所述室内空气进风管一端与风流交换仓的侧面相连;
所述室外空气进风管数量为多个,上述室外空气进风管形状为圆台形;
所述室外空气进风管嵌套在与多个贯穿风流交换仓壁面的孔中,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室外空气进风管与孔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空气进风管直径小的一端位于风流交换仓内部,且其表面连接有防风阀;
所述防风阀与室外空气进风管铰接;
所述混风出风管一端与风流交换仓的另一侧面相连;
所述混风出风管内部固定有风机;
所述螺旋叶片设在风流交换仓内部,其两端端头固定在风流交换仓内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空气进风管的内壁上设有微凸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叶片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叶片表面设有凸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外空气进气管管内设有微小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负压抽风,利用负压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抽入到混风室内,在风流交换仓内设有螺旋叶片,将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混合充分,达到较好的混合效果。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城县冠智信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城县冠智信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6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线旋转式换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置球体的混风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