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力变矩器的驱动毂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4762.2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5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汤晗;梁甲;刘立娟;郑荣亮;韦铈潍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柳东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1/24 | 分类号: | F16H4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驱动爪 毂筒 变矩器 种液 本实用新型 原点 不稳定性 传动过程 使用寿命 内衬套 体内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驱动毂领域,提供了一种液力变矩器的驱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毂包括圆形的驱动毂筒体,设置在所述驱动毂筒体内部且配合所述驱动毂筒体使用的驱动毂内衬套,设置在所述驱动毂筒体上的第一驱动爪、第二驱动爪及第三驱动爪,所述第一驱动爪、所述第二驱动爪及所述第三驱动爪的位置以所述驱动毂筒体的中心为原点呈120°夹角。解决驱动毂在传动过程的不稳定性、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的驱动毂。
背景技术
在液力变矩器动力传递过程中,来自发动机的动力通过液力变矩器的转换后,从泵轮驱动毂输出至油泵主动链轮。现有的方案对加工精度与材料强度有较高的要求。
在长期的车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冲击易造成爪部的受力不均,从而影响该位置的强度与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的驱动毂,旨在解决驱动毂在传动过程的不稳定性、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力变矩器的驱动毂,所述驱动毂包括圆形的驱动毂筒体,设置在所述驱动毂筒体内部且配合所述驱动毂筒体使用的驱动毂内衬套,设置在所述驱动毂筒体上的第一驱动爪、第二驱动爪及第三驱动爪,所述第一驱动爪、所述第二驱动爪及所述第三驱动爪的位置以所述驱动毂筒体的中心为原点呈120°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驱动爪与所述驱动毂筒体的连接处为圆弧过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驱动爪与所述驱动毂筒体的连接处为圆弧过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三驱动爪与所述驱动毂筒体的连接处为圆弧过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三爪结构大大改善了传动过程的稳定性,在薄弱部位通过增加圆角的方式强化结构,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力变矩器的驱动毂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力变矩器的驱动毂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力变矩器的驱动毂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驱动毂筒体 2-驱动毂内衬套 3-第一驱动爪 4-第二驱动爪 5-第三驱动爪。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力变矩器的驱动毂,所述驱动毂包括圆形的驱动毂筒体1,设置在所述驱动毂筒体1内部且配合所述驱动毂筒体1使用的驱动毂内衬套2,设置在所述驱动毂筒体1上的第一驱动爪3、第二驱动爪4及第三驱动爪5,所述第一驱动爪3、所述第二驱动爪4及所述第三驱动爪5的位置以所述驱动毂筒体1的中心为原点呈120°夹角。
所述第一驱动爪3与所述驱动毂筒体1的连接处为圆弧过度。
所述第二驱动爪4与所述驱动毂筒体1的连接处为圆弧过度。
所述第三驱动爪5与所述驱动毂筒体1的连接处为圆弧过度。
三爪结构大大改善了传动过程的稳定性,在薄弱部位通过增加圆角的方式强化结构,延长使用寿命。由于结构的优化,驱动毂的整体强度得到了强化,传动的稳定性和零件寿命得到了提高,在液力变矩器使用寿命期内无失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柳东分公司,未经柳州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柳东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4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础固化机的水平运动齿条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捣固车的传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