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染科医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4262.9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9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史冬平;郭正香;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冬平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套本体 丝料 本实用新型 医护装置 感染科 过滤层 抗菌层 手心面 银纤维 护袖 可拆卸连接 交叉感染 医护手套 掌心部位 副手套 贴合度 抑菌层 手感 多位 手套 细菌 皮肤 医护 观察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染科医护装置,包括手套本体和护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套本体和护袖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手套本体采用丝料制成,整个手心面设置有银纤维抗菌层,在掌心部位,银纤维抗菌层的外侧还设置有过滤层。本实用新型采用丝料制作医护手套,增加手套与皮肤的贴合度;丝料较薄,改善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手感。还在手心面增加了抑菌层和过滤层,即使戴着一副手套观察多位病人,也不会造成病员之间细菌的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护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感染科医护装置。
背景技术
感染科护理人员在为病人进行护理时,按规程应该佩戴医用手套进行操作,以避免和患者体液接触或器械刺破时发生交叉感染。但是,带上护理手套后,护士在做穿刺时由于手套的贴合度较差,导致护士在给病人做穿刺时手感差,经常会出现误差。导致需要反复做穿刺,给患者带来伤痛的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因而,往往在医护过程中,护理人员嫌戴手套麻烦,而徒手进行医护操作,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存在较大的安 全隐患。
目前的护理手套没有抑菌和过滤的作用,为了防止病员之间细菌的交叉感染。因而,医护人员需要做到一个病员更换一副手套。医护人员需要不停的更换手套,非常的麻烦。
而且现在的医护手套都是只到手腕部,手套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下滑的现象,使用非常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感染科医护装置,采用丝料制作医护手套,增加手套与皮肤的贴合度;丝料较薄,改善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手感。还在手心面增加了抑菌层和过滤层,即使戴着一副手套观察多位病人,也不会造成病员之间细菌的交叉感染。
(二)技术方案
一种感染科医护装置,包括手套本体和护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套本体和护袖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手套本体采用丝料制成,整个手心面设置有银纤维抗菌层,在掌心部位,银纤维抗菌层的外侧还设置有过滤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护袖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手套本体包括手腕部,手腕部设置有连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装置为可拆卸的。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拆卸的连接装置为拉链、暗扣、纽扣或者字母粘贴扣。
进一步的,所述的丝料采用桑蚕丝编制而成,包括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的比例为1:1。
进一步的,所述的银纤维抗菌层由银纤维制成,所述银纤维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经线由两根子经 线螺旋缠绕而成,所述纬线横穿于螺旋缠绕而成的两根子经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所述过滤层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微孔海绵层、活性炭颗粒与高聚碘树脂混合层、氧化 钛吸附层、活性炭吸附层。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颗粒的平均颗粒大小为 500目至600 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感染科医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丝料制作医护手套,增加手套与皮肤的贴合度;丝料较薄,改善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手感。
(2)手心面增加了抑菌层和过滤层,即使戴着一副手套观察多位病人,也不会造成病员之间细菌的交叉感染。
(3)护袖的设计能避免手套在操作时出现下滑的现象,使用更方便。
(4)手套与护袖可拆卸的设计,既方便穿戴,又节省材料。(当手套受到感染,需要淘汰时,护袖可以继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冬平,未经史冬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4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污抗过敏PVC手套
- 下一篇:一种兽医治疗用防抓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