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含气象参数的图像融合采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13952.2 | 申请日: | 2018-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5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阮驰;冯亚闯;陈小川;王允韬;马新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1W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装置 图像亮度信息 服务器单元 控制器连接 采集单元 采集系统 气象参数 图像融合 控制器 数据库 本实用新型 气象传感器 存储装置 定时装置 定位装置 拍摄环境 图像测量 融合 相机 通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含气象参数的图像融合采集系统,解决现有图像测量依赖于图像亮度信息,而图像亮度信息受到拍摄环境干扰的问题。该系统包括融合采集单元和服务器单元;服务器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至少一个数据库,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数据库分别与第一控制器连接;融合采集单元包括第二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存储装置、相机、定位装置、定时装置和多个气象传感器;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通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气象参数的图像融合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图像的表达方式通常是原始的亮度信息,或是基于亮度计算的特征表达,例如遥感图像测量、光谱图像测量、红外图像测量等,以上图像测量严重依赖于图像的亮度信息,而图像的亮度信息又明显受到拍摄环境的干扰,上述特征都建立在可见光的基础之上,然而在不同环境下,同一场景的光线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图像的表征通常采用一个通道(灰度图像)、三个通道(彩色图像)或者多个通道(光谱图像)来表示,计算机视觉应用中的特征表达也都是基于这些图像参数进行计算得到,然而同一场景在不同拍摄条件下的表现通常是不一样的;例如随着光线越来越弱,图像表现为由明到暗的转变;随着空气中湿度的增加,图像中地物的光谱曲线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图像拍摄时的温度不同,拍摄出的图像效果也会有差异;能见度直接影响了图像的清晰度。因此,目前仅依靠采集到各个通道亮度值的图像表示方法是不完整的,图像表征中缺少了拍摄图像时的环境信息,忽略了拍摄的气象条件,如大气温度、湿度、能见度、光照等,这将造成图像信息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图像测量依赖于图像亮度信息,而图像亮度信息受到拍摄环境干扰的问题,提供一种包含气象参数的图像融合采集系统,能够实现对包含多个气象参数的图像进行存储,并且进一步提高拍摄图像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包含气象参数的图像融合采集系统,包括融合采集单元和服务器单元;所述服务器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至少一个数据库,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数据库分别与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融合采集单元包括第二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存储装置、相机、定位装置、定时装置和多个气象传感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通讯;所述数据库存储有特定格式且包含气象信息的图像;第二控制器根据定位装置获取的位置标识和定时装置生成的时间标识,对图像数据和气象数据关联,并且以特定格式发送至服务器单元,存储于服务器单元的数据库中;所述特定格式包括文件头和文件体,文件头包括文件注册码和文件图像参数,文件图像参数包括图像格式、图像大小、图像通道、预留信息位、时间标识位、位置标识;文件体包括气象数据和图像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相机为用于捕获图像的摄像头、照相机或云台相机。
进一步地,所述气象传感器包括能见度仪器、光照度传感器、用于探测PM2.5的传感器和/或者自动气象站。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北斗卫星定位或GPS定位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为有线连接、WiFi网络连接或蜂窝连接。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系统的包含气象参数的图像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采集;
对同一环境场景的图像和气象参数进行采集,并且根据气象采集点处的位置标识和时间标识将数据存储于存储装置中;
2)气象数据处理及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39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人脸识别的展会服务系统
- 下一篇:听障生融合教育课堂辅助系统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