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样物性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13149.9 | 申请日: | 2018-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3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刘金辉;王安平;李胜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成煤田物探工程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刘童笛 |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框架 岩样 测量电极 供电电极 片状电极 电极杆 物性参数 物性测试 开孔 软质导电材料 测试 本实用新型 侧面 标本测试 测试效率 绝缘材料 相对设置 装置简化 对电极 泥团 岩矿 分隔 野外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矿标本测试领域,特别是一种岩样物性测试装置,包括绝缘框架和至少1对电极杆;所述绝缘框架由前后左右4个侧面围成,所述绝缘框架至少1组相对设置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孔;至少1对所述电极杆沿其长度方向均包括供电电极部和测量电极部,所述供电电极部与所述测量电极部由绝缘材料分隔;至少1对所述电极杆一端为片状电极头,所述片状电极头置于所述绝缘框架内,所述片状电极头与所述供电电极部和所述测量电极部连接的部分由软质导电材料制成;至少1对所述电极杆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孔,置于所述绝缘框架外。该装置简化了以往野外采用泥团法测试岩样物性参数的步骤,有效提高了测试效率,提高了岩样物性参数的测试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矿标本测试领域,特别是一种岩样物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岩矿标本测试方法主要有蜡封法、双盆边架法、标本架法、泥团法。采用蜡封法、双盆边架法、标本架法测量时,通常要求岩样形状为标准样体块,而野外实际采集的岩石样本多为不规则形状体,这就需要对采集的岩样进行打磨成形,但野外通常又不具备岩样打磨的条件。因此,实际野外工作通常采用泥团法。所谓泥团法即采用泥土作为接触介质,供电电极及测量电极插在其中,要求所用泥土的极化率小于1%。岩样电性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η——极化率
ρ——视电阻率
S——接触面积
L——标本厚度
ΔU2——测量电压,即测量电极MN间的电压
ΔU——供电电压,即供电电极AB间的电压
但是,采用泥团法测量时首先得选好泥土团,搓揉成团后测量其极化率,然后使其附着粘贴在岩样标本上并且保证接触良好,最后进行测量。其间泥团与岩样的接触面积尤其难以测定精准,这就使得传统泥土法测量岩样物性测量精度难以保证,并且操作繁琐,效率低下,实属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置简易、成本低廉,能够有效提升野外岩样物性测试精度和测试效率地岩样物性测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岩样物性测试装置,包括绝缘框架和至少1对电极杆;
所述绝缘框架由前后左右4个侧面围成,所述绝缘框架至少1组相对设置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孔;
至少1对所述电极杆沿其长度方向均包括供电电极部和测量电极部,所述供电电极部与所述测量电极部由绝缘材料分隔;至少1对所述电极杆一端为片状电极头,所述片状电极头置于所述绝缘框架内,所述片状电极头与所述供电电极部和所述测量电极部连接的部分由软质导电材料制成;
至少1对所述电极杆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孔,置于所述绝缘框架外。
所述岩样物性测试装置通过在绝缘框架相对设置的侧面开孔,将供电电极部和测量电极部构成的电极杆由所述开孔接入所述绝缘框架内侧,并在所述电极杆位于所述绝缘框架内侧的端部设置为片状电极头,所述电极杆通过推拉等方式沿所述开孔行进,使得供电电极部和测量电极部通过所述片状电极头直接与待测岩样完全紧密贴合。
应当理解,所述片状电极头为截面面积大于杆状体横截面面积的结构,所述片状电极头的截面形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为矩形或者圆形,其连接所述供电电极部的部分与其连接测量电极部的部分仍然由绝缘材料分隔。所述电极头02一端的所述片状电极头与待测岩样直接接触,免去了传统泥团法岩样物性测量之前对泥团本身物性的前置测量步骤,并且所述片状电极头与岩样的接触面积已知,进一步提高了岩样物性测量的精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成煤田物探工程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成煤田物探工程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31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