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合金储气筒隔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1712.9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5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吴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万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1299 安徽省合肥市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主体 隔板 储气筒 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 弧型 同体 凸块 铝合金材质 顶端外壁 内腔顶部 正对设置 中空结构 锥形梯台 焊缝 凹陷 侧壁 划伤 内腔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铝合金储气筒隔板,包括隔板主体,所述隔板主体呈锥形梯台形状,所述隔板主体无前端面,且内腔为中空结构,所述隔板主体的内腔顶部侧壁径向同体延伸有弧型凸块,所述隔板主体的顶端外壁径向同体凹陷有规避凹槽,所述规避凹槽与弧型凸块上下正对设置,所述隔板主体采用铝合金材质。本实用新型为铝合金储气筒隔板,通过在铝合金储气筒隔板外形上增加一个规避凹槽,可以有效的规避本体焊缝,减少本体内侧划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成型相关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铝合金储气筒隔板。
背景技术
铝合金储气筒隔板在产品装配过程中,容易与本体焊缝造成挤压,破坏表面焊缝,对本体内壁造成划伤,影响产品性能,所以这里设计生产铝合金储气筒隔板,用来便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铝合金储气筒隔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铝合金储气筒隔板,包括隔板主体,所述隔板主体无前端面,且内腔为中空结构,所述隔板主体的内腔顶部侧壁径向同体延伸有弧型凸块,所述隔板主体的顶端外壁径向同体凹陷有规避凹槽,所述规避凹槽与弧型凸块上下正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隔板主体呈锥形梯台形状。
优选的,所述隔板主体采用铝合金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为铝合金储气筒隔板,在铝合金储气筒隔板外形上增加一个规避凹槽,可以有效的规避本体焊缝,减少本体内侧划伤,实用价值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板主体、2规避凹槽、3弧型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铝合金储气筒隔板,包括隔板主体1,所述隔板主体1呈锥形梯台形状,所述隔板主体1无前端面,且内腔为中空结构,所述隔板主体1的内腔顶部侧壁径向同体延伸有弧型凸块3,所述隔板主体1的顶端外壁径向同体凹陷有规避凹槽2,所述规避凹槽2与弧型凸块3上下正对设置,通过在铝合金储气筒隔板外形上增加一个规避凹槽2,可以有效的规避隔板主体1的焊缝,减少隔板主体1内侧划伤,所述隔板主体1采用铝合金材质,这样防止受外力而变形。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在铝合金储气筒隔板外形上增加一个规避凹槽2,可以有效的规避隔板主体1焊缝,减少隔板主体1内侧划伤,仅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模具成型结构进行变动,投入成本较低,实用价值较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万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万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1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