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高排气性能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1305.8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5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飞;覃世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飞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模 定模 连通 排气性能 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 模具型腔 排气通道 总排气管 排气管 排气孔 排气塞 凹模 排气系统 水平设置 相对设置 真空泵 竖直 抽出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排气性能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竖直相对设置,所述定模相对所述动模的一侧设有型芯,所述动模相对所述定模的一侧设有凹模,所述型芯和所述凹模配合形成模具型腔;排气系统,其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动模内的多个排气孔、与每个排气孔的一端对应连通的排气塞、与每个排气塞对应连通的排气通道、与每个排气通道对应连通的分排气管、与多个分排气管汇集后连通的总排气管、与总排气管连接的真空泵。本实用新型能快速抽出模具型腔内的气体,大幅度提高注塑模具的排气性能,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排气性能的注塑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利用注塑模具生产塑胶产品时,具体工艺过程为:先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具型腔,经冷却固化后,即可得到成形品。如果模具型腔内有过多气体存在,且无法完全排出时,容易导致充模不满,同时由于注塑时模具型腔内快速聚压作用,会导致烧焦、白化等问题,影响产品的质量。在塑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模具型腔内存在的气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塑模具本身自带的,当原材料没有注入模具型腔时,由于模具处于大气环境下,模具型腔内必然会存在空气;另一方面是原材料为塑胶,不同材质的塑胶在加热至熔融状态时,都会产生气体,释放到模具型腔内。目前,现有技术通常是通过在注塑模具内设置顶针、排气孔等进行排气,这些排气结构虽然能够排气,但排气效果非常有限,只能排出少量气体,如果直接增大它们的尺寸,则容易出现溢料现象,影响产品的质量。此外,目前的排气装置都是将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由于塑胶在熔融状态下产生的气体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严重污染大气,也会使生产车间充满塑料气味,对工作环境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如何提高注塑模具的排气性能就成为模具设计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排气性能的注塑模具,其具有的排气系统能有效排出模具型腔内积存的空气和注塑时塑胶产生的气体,大大增强了注塑模具的排气性能。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排气性能的注塑模具,包括:
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竖直相对设置,所述定模相对所述动模的一侧设有型芯,所述动模相对所述定模的一侧设有凹模,所述型芯和所述凹模配合形成模具型腔;
排气系统,其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动模内的多个排气孔、与每个排气孔的一端对应连通的排气塞、与每个排气塞对应连通的排气通道、与每个排气通道对应连通的分排气管、与多个分排气管汇集后连通的总排气管、与总排气管连接的真空泵,其中,多个排气孔的进口端均位于所述模具型腔和所述动模的接触面上,多个排气孔的出口端均远离所述模具型腔,多个排气孔均为中空的圆柱状,每个排气塞均由多个轴线重合的圆筒套设而成,多个圆筒靠近所述模具型腔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且多个圆筒的长度相等,任一相邻圆筒间的间隙相等,最内层圆筒的直径与排气孔出口端的直径相等,除最外层圆筒外,其余每个圆筒的表面上均开有多个贯通的圆形孔,靠近所述模具型腔的一端除最内层圆筒外的其余圆筒的端部密封,排气孔的出口端与最内层圆筒靠近所述模具型腔的端面连通,最外层圆筒远离所述模具型腔的端面与排气通道靠近所述模具型腔的端面连通,排气通道远离所述模具型腔的端面延伸到所述动模外部,且通过转换接头与分排气管连通,总排气管的出口与真空泵的进气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飞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飞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13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