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质汽车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0930.0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5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源义;章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拓(长沙)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20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气管 气囊 碳纤维壳体 腔室内部 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 第二腔室 轻质汽车 安装槽 充气口 气压传感器 表面设置 第一腔室 固定螺栓 均匀固定 耐腐蚀层 气囊连接 缓冲板 抗腐蚀 外侧壁 底端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质汽车缓冲器,包括第一导气管、第一腔室、缓冲板、第二腔室和碳纤维壳体,所述碳纤维壳体底端和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均匀固定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第四气囊和第四气囊之间均通过第四导气管连接,所述第一腔室内部一侧的第一气囊通过第一导气管与第二腔室内部一侧的第三气囊连接,所述第二腔室内部另一侧的第三气囊一端安装有第三导气管,且第三导气管上安装有气压传感器,所述碳纤维壳体底端的一侧安装有充气口,且充气口穿过第二腔室的外侧壁与第三导气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碳纤维壳体的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增加本装置的抗腐蚀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质汽车缓冲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汽车产业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提高,随着汽车不断更新换代,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汽车的车头保险杠处需要一种汽车缓冲器,用于降低发生碰撞后产生的冲击力,但是现有的汽车缓冲器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汽车缓冲器质量大,增加汽车载重,增加油耗,第二,传统的汽车缓冲器强度差且不便于安装,维修成本大,第三,传统的汽车缓冲器缓冲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汽车缓冲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汽车缓冲器,包括第一导气管、第一腔室、缓冲板、第二腔室和碳纤维壳体,所述碳纤维壳体底端和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均匀固定有固定螺栓,所述碳纤维壳体的外侧壁上均匀安装有减震槽,且减震槽的内部固定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远离减震槽的一端固定有缓冲板,所述碳纤维壳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腔室,且第一腔室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腔室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均通过第二导气管连接,所述碳纤维壳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腔室,且第二腔室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气囊,所述第二腔室内部的中间位置均匀设置有第四气囊,所述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第四气囊和第四气囊之间均通过第四导气管连接,所述第一腔室内部一侧的第一气囊通过第一导气管与第二腔室内部一侧的第三气囊连接,所述第二腔室内部另一侧的第三气囊一端安装有第三导气管,且第三导气管上安装有气压传感器,所述碳纤维壳体底端的一侧安装有充气口,且充气口穿过第二腔室的外侧壁与第三导气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壳体的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海绵层。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表面涂覆有油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轻质汽车缓冲器通过安装有减震槽,且减震槽的内部均固定有缓冲弹簧,同时缓冲弹簧远离减震槽的一端均安装有缓冲板,增加缓冲能力,使得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的外壳先接触缓冲板进行第一次缓冲,通过在第一腔室内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气囊,在第一腔室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第二气囊,同时通过在第二腔室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气囊,在第二腔室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第四气囊,进行第二级缓冲,安全性大大增加,采用气囊的缓冲形式降低了重量,缓冲效果也很好,通过在碳纤维壳体顶端和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均匀固定有固定螺栓,使得本装置便于固定安装,通过安装有气压传感器,可以进行漏气检测,避免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或第四气囊内的气压不足,便于及时补充,通过在碳纤维壳体的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增加本装置的抗腐蚀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拓(长沙)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欧拓(长沙)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0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防撞梁
- 下一篇:汽车电磁自动防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