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用锂电池保护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0592.0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7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锐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锂电池保护 固定柱 卡槽 箱盖 新能源 第一挡板 固定板 移动 电池 本实用新型 第二挡板 内部安装 左右两侧 导电板 连接板 内腔中 上箱盖 锂电池 弹簧 放入 卡块 内腔 外壁 贯穿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用锂电池保护囊,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底部安装有第四导电板,所述卡槽的内腔外侧安装有固定板,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壁套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卡槽和固定板。该新能源用锂电池保护囊,通过将锂电池放入箱体中,盖上箱盖,从而使固定柱放置在箱体的内腔中,从而使连接板向内侧移动,连接杆向内侧移动,第二挡板向内侧移动,做到卡块与卡槽分离,从而做到箱盖余箱体分离,从而可以拿出电池,做到了不需要将两个电池绑在一起,安全简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保护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用锂电池保护囊。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容量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由多块锂电池组成的锂电池组则以其更高的容量被应用到许多领域,例如在电动机车中,可以利用锂电池组取代传统的铅酸电池。锂电池组一般都需要专门的电路对其进行各种管理,比如在锂电池组出现过充、过放、过流等情况时进行有效保护,例如申请号为201320245918.3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保护电路包括采样电阻、保护芯片、充电MOS管和放电MOS管,采样电阻分别与锂电池组的负极、放电MOS管、保护芯片电连接,保护芯片与充电MOS管、放电MOS管电连接,保护芯片与锂电池组电连接。保护芯片控制充电MOS管、放电MOS管工作,进而控制电路的充电和放电,更高效、更准确,放电MOS管根据采样电阻测得的电压信息判定是否发生放电过流现象。锂电池组充电时,若任意一节锂电池单体的电压大于设定的阀值,充电MOS管断开使充电停止;锂电池组放电时,若任意一节锂电池单体的电压低于设定的阀值,放电MOS管断开使放电停止;在未发生以上所述需要保护电路的状况时,充电MOS管和放电MOS管均闭合,锂电池组可以正常地进行充电或放,虽然做到了生产效率提高,但是在传统的家里需要用两节该电池时,需要将两节电池绑在一起,通过电线来导电,极其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用锂电池保护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用锂电池保护囊,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底部安装有第四导电板,箱体的内腔底部安装有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杆,所述第四导电板的左侧底部和第二导电板的右侧顶部均安装有第三导电板,所述第四导电板的右侧底部和第二导电板的左侧顶部均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负极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通过第三导电杆与负极导电片相连,所述固定柱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四导电杆,所述第四导电杆贯穿固定柱与第四导电板相连,所述第四导电杆的内存安装有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二导电杆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导电杆,所述箱盖的顶部设有正极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杆依次贯穿固定柱和箱盖与正极导电片相连,所述箱体的顶部左右两层均设有卡槽,所述第四导电杆的外侧上下均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贯穿第四导电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壁套有第三弹簧,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贯穿固定柱与卡槽卡接相连,所述卡槽的内腔外侧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壁套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卡槽和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外侧上下均安装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与箱体相连,所述第一垫板的顶部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的外壁套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第三挡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存安装有第二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锐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锐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0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