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薯类茎秧铺放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8620.5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9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艺;李涛;张华;魏训成;周进;秦喜田;邸志峰;崔中凯;姜伟;李娜;李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D33/06 | 分类号: | A01D3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耿媛媛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拨禾喂入装置 茎秧 薯类 铺放机 横向输送装置 夹持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 传动系统 机架中部 切断装置 限深装置 留茬 铺放 薯秧 收割 | ||
为解决薯类茎秧难以整株收割并铺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薯类茎秧铺放机,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拖拉机、机架、位于机架前方的挑秧机构、连接于机架和挑秧机构之间上方的拨禾喂入装置、位于拨禾喂入装置下方的根部切断装置、连接于拨禾喂入装置后方的夹持输送装置、横向输送装置、传动系统以及位于机架中部两侧用于调节薯秧留茬长度的限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薯类茎秧铺放机。
背景技术
我国薯类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薯类作物中最为重要且种植面积最大的是马铃薯和甘薯,它们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蔬菜和饲料,其薯叶、茎尖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收集利用前景广阔,但是薯类藤蔓生长茂盛,且匍匐缠绕严重、不宜分离,人工割除秧蔓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率低,影响甘薯的正常收获,目前我国薯类茎秧处理收获机械的发展相对落后,以直接粉碎还田为主,大大降低了薯类茎秧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薯类茎秧难以整株收割并铺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薯类茎秧铺放机,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薯类茎秧铺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拖拉机、机架、位于机架前方的挑秧机构、连接于机架和挑秧机构之间上方的拨禾喂入装置、位于拨禾喂入装置下方的根部切断装置、连接于拨禾喂入装置后方的夹持输送装置、横向输送装置、传动系统以及位于机架中部两侧用于调节薯秧留茬长度的限深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挑秧机构包括挑秧叉和铰接头,所述用于将垄两侧的薯类茎秧同时挑起的挑秧机构左右各一个对称安装在机架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拨禾喂入装置与所述夹持输送装置采用一体化设计,所述拨禾喂入装置包括拨禾喂入装置主动链轮、拨禾喂入装置从动链轮、连接于拨禾喂入装置主动链轮和拨禾喂入装置从动链轮之间的拨禾链,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包括副传动箱、连接于副传动箱输入端的输入链轮、夹持装置主动链轮、夹持装置从动链轮、夹持装置张紧链轮以及夹持链,所述夹持装置从动链轮与拨禾喂入装置主动链轮安装在同一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输送装置包括挡板支架、主动辊、从动辊、连接于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输送带以及输送带张紧装置,输送带输送方向与整机行进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系统包括液压马达、由液压马达驱动的主传动箱、由主传动箱通过中间传动轴和摆环机构分别驱动的副传动箱和根部切割装置,其中液压马达动力来源于拖拉机液压系统,所述主传动箱通过连接于主传动箱输出端与主动辊之间的带传动带动横向输送装置工作以及通过链传动带动中间传动轴驱动副传动箱和摆环机构,从而分别驱动副传动箱驱动夹持输送装置以及通过摆环机构驱动根部切断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限深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上安装座、限深轮、手柄,通过转动手柄可调节限深轮的高度从而调节薯秧的留茬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根部切断装置采用往复式切割刀,用于切断秧蔓根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拨禾喂入装置还包括位于拨禾喂入装置前端的拨禾链张紧装置,所述拨禾链张紧装置包括滑道、压缩弹簧,拨禾喂入装置从动链轮可沿滑道方向移动,通过调节压缩弹簧张紧度调整拨禾链的张紧程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张紧装置包括螺栓、螺母,输送带张紧装置位于从动辊端,通过螺纹调整输送带的张紧程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整机通过挂接架挂装在拖拉机上,并且由拖拉机带动整机行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薯类茎秧铺放机,能一次性完成挑秧、拨禾喂入、根部切断、夹持输送、横向输送、铺放等作业,实现薯类茎秧的整株收获,提高薯类茎秧的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86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