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封式送钉末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7456.6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4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英;赵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多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B25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43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块 批头 钉孔 下端 本实用新型 螺钉 过渡孔 弹簧 自动化设备 复位弹簧 锐角设置 生产效率 同轴设置 稳定供应 相交设置 主体接触 主体上部 上端 接触线 螺丝刀 送钉机 加长 铰接 卡钉 口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弹簧封式送钉末端,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包括主体,主体上部设有批头孔和送钉孔,批头孔的轴线与送钉孔的轴线成锐角设置,批头孔与送钉孔的下端相交设置,主体的下端设有加长批嘴,主体远离批头孔的一端铰接过渡块,过渡块的下端与主体接触设置且接触线为弧形,过渡块内设有过渡孔,在过渡块初始状态下,过渡孔与送钉孔同轴设置,过渡块的上端远离批头孔的一侧与主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用于送钉机末端与螺丝刀连接,实现螺钉的稳定供应,避免卡钉,在误送的前提下,可及时将螺钉从送钉口排出,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装备领域,涉及钉子输送的自动化设备,尤其涉及弹簧封式送钉末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生产线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的设备代替了越来越多的人力劳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精度可进一步提升,避免了人为经验的影响,保证了产品的统一性和高合格率,装配的过程也多采用自动化设备来完成,螺丝的设置是完成两个零件连接的重要零件,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将螺丝设置到对应的位置,然后拧紧完成零件的连接,目前很多自动装备设备中,螺钉都是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才能满足高速装配的需要,目前自动螺丝送钉嘴使用传统的送钉模式,定位性能差,容易刮花加工产品,而且送钉结构单一,如果误判,在打钉过程中再次送钉,容易卡钉,造成设备故障,需要进行停机维护,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是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描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弹簧封式送钉末端,安装于送钉机的末端,与螺丝刀连接,实现螺钉的稳定供应,批头下压时,可保证螺钉的垂直度,打钉时保证螺钉不会歪,同时避免卡钉,在误送的前提下,可及时将螺钉从送钉口排出,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弹簧封式送钉末端,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部设有批头孔和送钉孔,所述批头孔的轴线与所述送钉孔的轴线成锐角设置,所述批头孔与所述送钉孔的下端相交设置,所述主体的下端设有加长批嘴,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批头孔的一端铰接过渡块,所述过渡块的下端与所述主体接触设置且接触线为弧形,所述过渡块内设有过渡孔,在所述过渡块初始状态下,所述过渡孔与所述送钉孔同轴设置,所述过渡块的上端远离所述批头孔的一侧与所述主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批头孔的直径与所述送钉孔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块上端远离所述批头孔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主体靠近所述过渡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另一端设置第二定位孔内,所述复位弹簧、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过渡孔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下端面之间设有避位腔。
进一步的,所述加长批嘴的内部从上至下设有依次连通且同轴的第一过孔、第二过孔和导向孔,所述第一过孔的直径与所述批头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过孔的断面为喇叭形,所述导向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过孔的直径且略大于螺钉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下端设有定位座,所述加长批嘴设在所述定位座内且二者同轴设置,所述定位座的下端设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下端面低于所述加长批嘴的下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加长批嘴包括左夹持片、右夹持片和固定环,所述左夹持片和右夹持片相对设置成略小于整圆的圆形且均活动式连接在所述定位座的下端,所述固定环设在相对设置的所述左夹持片和右夹持片外圈的上端,所述固定环为弹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多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多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7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