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扁形冲洗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6711.5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0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宏;汪昊星;王志萍;徐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3/02;A61M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器 体内 本实用新型 冲洗引流管 引流 扁形 导流 连接器 中间连接管 长度分布 腹腔引流 适配连接 大网膜 引流槽 引流管 引流口 医疗器械 后排 连通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管,尤其是一种扁形冲洗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扁形冲洗引流管,包括用于埋置于体内引流的体内引流器以及用于将体内引流器引流的液体导流后排出的导流连接器;所述体内引流器内包括若干沿体内引流器长度分布的引流槽体,导流连接器包括用于与体内引流器适配连接的中间连接管,所述中间连接管与体内引流器连接并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能提供丰富的引流口,提高引流的效率,腹腔引流时避免对大网膜造成牵顿与损伤,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管,尤其是一种扁形冲洗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引流是临床治疗很多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例如手术后吻合口和术区的引流,脓肿腔的引流等。临床需要一种具有冲洗功能的扁形引流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扁形冲洗引流管,其结构紧凑,能提供丰富的引流口,提高引流的效率,避免对大网膜造成牵顿与损伤,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扁形冲洗引流管,包括用于埋置于体内引流的体内引流器以及用于将体内引流器引流的液体导流后排出的导流连接器;
所述体内引流器内包括若干沿体内引流器长度分布的引流槽体,导流连接器包括用于与体内引流器适配连接的中间连接管,所述中间连接管与体内引流器连接并连通。
所述体内引流器呈板状,引流槽体分布于体内引流器的一侧或两侧。
所述体内引流器的横截面形状包括波浪线;引流槽体的形状包括弧形、拱形或类矩形状。
所述导流连接器还包括与中间连接管适配连接的尾部连接管,体内引流器、中间连接管以及尾部连接管间依次连接,尾部连接管通过中间连接管与体内引流器的引流槽体连通。
所述中间连接管的中间连接管腔的横截面呈矩形状,尾部连接管的尾部连接管腔的横截面呈圆形,尾部连接管的头端通过头端连接头与中间连接管适配连接。
所述尾部连接管的尾端具有引流排出接头。
还包括用于向体内注入冲洗液或注入药液的冲洗给药管,所述冲洗给药管的头端与体内引流器适配连接,以使得冲洗给药管的头端能跟随体内引流器埋置于体内。
所述冲洗给药管的尾端设置冲洗给药接头。
所述冲洗给药管的头端位于体内引流器的引流槽体内或直接埋置于体内引流器内,冲洗给药管的尾端从中间连接管穿出。
所述冲洗给药管与中间连接管内的管壁连接,或在中间连接管内设置用于固定支撑冲洗给药管的支撑连接柱,冲洗给药管通过支撑连接柱固定安装于中间连接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体内引流器上设置若干引流槽体,引流槽体位于体内引流器的一侧或两侧,体内引流器埋置于体内时,通过引流槽体能形成丰富的引流口,实现所需的有效引流,引流后的液体通过导流连接器排出,通过冲洗给药管能实现冲洗或给药,提高引流的效率,腹腔引流时避免对大网膜造成牵顿与损伤,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7为图1中体内引流器的A-A剖视图,其中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体内引流器的第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体内引流器与冲洗给药管间配合的第一种实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体内引流器与冲洗给药管间配合的第二种实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体内引流器的第二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67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腔用麻醉导管
- 下一篇:一种泌尿科专用尿道扩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