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囊袋支撑三襻悬吊固定式人工晶状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3815.0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8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姚克;张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晶状体 固定式 囊袋 悬吊 支撑 该人工晶状体 光学部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可折叠人工晶状体 本实用新型 放射状布置 眼内晶状体 手术感染 手术难度 睫状沟 悬吊线 并发症 长弯 软性 植入 眼球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可替代眼内晶状体的软性可折叠人工晶状体。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囊袋支撑三襻悬吊固定式人工晶状体,该人工晶状体应能够提高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稳定性,降低手术难度,并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从而降低手术感染以及发生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技术方案是:无囊袋支撑三襻悬吊固定式人工晶状体,包括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其特征在于:该人工晶状体光学部的周向边沿放射状布置着用于触及眼球睫状沟的三个支撑襻,每个支撑襻的末端均通过悬吊线连接一长弯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可替代眼内晶状体的软性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尤其是一种在无足够后囊支撑的情况下用于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带预置悬吊线的无囊袋支撑三襻悬吊固定式人工晶状体。
背景技术
在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悬韧带断离以及白内障手术与玻璃体切除术中所导致的后囊破裂等病例中,后囊常无法为人工晶状体提供足够的支撑,在这些情况下,通过悬吊线将人工晶状体固定在睫状沟的人工晶状体悬吊固定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很好的解决了无足够后囊膜作依托的难题,并且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具备符合生理位置、屈光效果好以及相对于前房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目前,采用最广泛的人工晶状体悬吊固定式为两点固定法,此方法中所应用的人工晶状体多由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及两只支撑襻组成。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术者先悬吊线置入眼内,然后用晶状体钩将瞳孔区的悬吊线勾出并剪短,随后将断端分别打结固定于人工晶状体的两个支撑襻之后,才能进行悬吊式人工晶状体的植入。这种方法由于只有两个悬吊固定点,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不佳,极易发生倾斜与旋转。有术者采用三点固定法,即应用四襻式人工晶状体(如博士伦公司的Akreos AO人工晶状体)并用悬吊线固定其中的三个襻,由于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此方法增加了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然而此方法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固定的三个点并不是在人工晶状体周围等角度平均分布的,三处固定点的力度不易把握,若术者经验不足易导致人工晶状体倾斜甚至扭曲;
2)三点固定法同样需要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将悬吊线手工打结固定于人工晶状体的三只支撑襻上,这使得手术时间延长,增加了手术感染和发生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3)无特殊支撑襻设计的三线悬吊式人工晶状体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三点确定一平面的稳定性问题,但由于无襻的支撑,术后仍容易出现人工晶状体偏心、旋转及倾斜等问题;
4)此方法操作难度大,对术者的手术技术要求高,无论对于术者还是手术助手来说学习曲线均较长,在手术视野中缝线较多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找错缝线断端和误剪缝线的情况,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手术时间延长甚至影响手术效果。
中国专利ZL992239928.X公开的三线悬吊式人工晶体(如图3所示)在配合中国专利ZL96205832.7公开的医用缝针弹射器使用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难度,并且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然而,这种人工晶状体无支撑襻,术者不易把握悬吊线在眼内的保留长度,且术后易发生人工晶状体固定不牢固所导致的术后人工晶状体晃动、偏心甚至倾斜(如图4-图5所示),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的悬吊固定式人工晶状体的改进,该人工晶状体应能够提高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稳定性,降低手术难度,并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从而降低手术感染以及发生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无囊袋支撑三襻悬吊固定式人工晶状体,包括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其特征在于:该人工晶状体光学部的周向边沿放射状布置着用于触及眼球睫状沟的三个支撑襻,每个支撑襻的末端均通过悬吊线连接一长弯针。
所述的支撑襻为扇形镂空的支撑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3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理疗电极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微电流的按摩系统及眼部按摩产品